“小廣場,真是好,乘乘涼,扭扭腰,唱歌跳舞真熱鬧。”這是現在在新縣八里畈鎮神留橋村流傳的小調。而在1個多月前,這個小調的內容卻大相徑庭:“小廣場,真是好,能停車,能曬稻,就是‘咬人’惹人惱。”是什么引起了這個變化呢?
今年4月份,新縣縣委第一巡查組對八里畈鎮及12個村(居委會)開展巡察,第一巡查小組首先進駐了神留橋村。在完成資料查看、黨員座談等一系列工作后,組員們就開始入戶走訪。走訪中,組員聽到了關于廣場“咬人”的小調,頓感疑惑。經調查得知,神留橋村從2017年開始在8個村民組修建了小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巡查組組長吳正剛決定,對幾個小廣場進行實地查看,并走訪農戶了解情況。
“哐當……”高灣村民組小廣場拐彎處,一位騎電動車的大嬸摔倒了,滿筐的茶葉撒了一地。巡查組組員連忙跑過去,把大嬸扶到路邊坐下。緩過神的大嬸揉著腰,慢慢拾起撒在地上的茶葉。
吳正剛安撫好大嬸,起身來到小廣場查看。小廣場面積不大,約200平方米,各種健身器材一應俱全。不過一股股水流卻煞了風景:水流從廣場東南角的地磚縫隙滲出,沿著廣場地面一直流向出村的水泥路上。水流過的地方,長滿了青苔,濕滑無比。“這個廣場是去年年底新建的,當時為了搶工期,沒有配套排水設施,哪曾想這個地方有個泉眼,導致地面濕滑,‘咬’了不少人。”一個村民道出了實情。巡查組立即向該鎮下達了整改通知書。
3天后,廣場周圍修建了排水溝,困擾村民的隱患徹底消除了。不久后,村民們的順口溜也變了。(信陽晚報)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