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青山疊翠,波光蕩漾;鄉間村野,悠然自得……6月16日,記者走進鞏義市小關鎮段河村新村模式安置區—鳳和苑,新居林立、道路整潔,目之所及、甚為舒心。
受2021年“7˙20”特大暴雨災害影響,段河村群眾房屋受損嚴重。為確保群眾住房安全,段河村在該村15組石坡地上建設新村模式安置區,共安置92戶308名群眾。該項目于2021年11月3日開工,2022年3月3日主體完工、5月10日配套設施到位、5月20日分房完畢。
付書霞是段河村六組的一名村民。見到她時,她正在鳳和苑樂呵呵地忙著裝修自家三室一廳兩衛的新居。目前,她家地板磚已鋪好,正準備粉刷墻壁。
談起新居,付書霞止不住滿臉笑容:“去年在‘7˙20’特大暴雨災害中,我家里的房子受損了。現在政府給咱蓋了新房,水電氣啥都有,門前還留有空地,能種花種菜。房子不僅質量好,布局還可滿意。我們現在正在抓緊時間裝修,孩子下個月結婚準備在這里辦事哩!”
如今,和付書霞一樣,該村已有十多戶群眾正在緊鑼密鼓地對新居進行裝修。
“我們村92戶受災群眾已經全部分房到戶,水、電、道路、燃氣等配套設施已全部建設完畢,目前正在進行綠化及清表工作。下步,我們將盡快協調群眾做好回遷裝修工作,確保汛前受災群眾全部回遷完畢。”段河村黨總支書記張振乾說。
徘徊在鳳和苑,新修的道路干凈整潔,新栽的樹木郁郁蔥蔥,米黃色的外墻、灰色的屋頂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輝,顯得分外美麗。在陽光的直射下,與鳳和苑一路之隔的段河水庫,周邊綠樹成蔭,鳥兒婉轉歡唱,清澈見底的水中,魚兒倏忽出沒。
“在段河村安置區建設中,我們充分發揮黨總支戰斗堡壘作用,協調組長、黨員、村民代表等力量,成立項目部,下設拆遷丈量、矛盾化解、技術指導、現場協調等工作組,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同時,還組織鎮村干部深入開展鄉村夜話活動,充分征求群眾意愿,92戶群眾全部積極繳納房款,并義務擔任交通指揮員、駐地監管員和疫情防控志愿者等。在保證房屋質量的同時,緊盯目標保節點,制定施工節點圖和倒排工期圖,在主體完工后同步推進配套設施交叉施工,確保項目早日完工、群眾早日回遷。”小關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段河村包村干部白麗紅介紹道。
段河村新村模式安置區只是小關鎮農村住房災后重建工作的一個縮影。目前,該鎮2處新村模式安置區已竣工交房,3處社區模式安置區主體均已封頂,正在進行裝飾工程及基礎配套施工。
著作權所有:鞏義市融媒體中心,作者:韓曉紅、趙原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