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托舉、纏繞,還有各種“腦洞大開”卻難以描述的組合動作……只有想不到,似乎沒有美國派洛布魯斯舞團(Pilobolus)完不成的造型。今日(15日)午后,舞者在東藝即興地用身體呈現無窮的想象力,也為1月12、13日上演的舞劇《幻影王國》進行預熱。
“我們來秀一下SHOAC(東方藝術中心首字母)。”編舞家、該團創(chuàng)意總監(jiān)馬克·伏契克臨時起意。他和10名舞者三言兩語商量了動作配合后,便用身體“書寫”了五個英文大寫字母。一名觀眾故意“刁難”:“來一個‘我愛上海(IloveShanghai)’吧。”伏契克有些遲疑道:“演員不太夠。”不過,沒什么能難倒他們。很快,love(愛)被轉化成了兩個人拼接成的愛心圖案,Shanghai則用SH縮寫替代。9名舞者再次“變身”。伏契克表示,按照人數和場地要求,每一種圖案都有無數種呈現方法,就像每一次應對臺上的突發(fā)狀況,想象力便是解決之道,“所有的挑戰(zhàn)都很有趣、刺激”。
而即將上演的舞劇《幻影王國》將展現更多關于身體和舞蹈的“不可思議”。該劇以舞蹈和影戲的形式并運用光影投射技術,由《海綿寶寶》首席編劇史蒂芬·班克斯、伏契克,《行尸走肉》首席動作藝術指導馬特·肯特、音樂人大衛(wèi)·波等操刀,并在多次上演中不斷結合舞者的靈感,講述了一個迷失的女孩經歷夢境中的一系列冒險找到了自我。故事如動畫鏡頭一般,一幕幕展開。但不同于動畫,從人物到場景,劇中每一幀畫面都由舞者通過身體間的配合構成,產生虛幻與現實的觀劇體驗。伏契克強調,結尾部分將特別創(chuàng)作展現上海的風貌,值得期待。此外,這部作品更想呈現對于人生的思考。
作為影子舞鼻祖,派洛布魯斯舞團自1971年成立至今,一直嘗試打破既定的舞蹈規(guī)則,探索身體的無限潛能。它被《》盛贊為“當代最有創(chuàng)意的舞蹈團體”。舞團曾多次登上歐普拉秀、芝麻街、艾倫秀等全球火爆的節(jié)目,并在第7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獻演。如今舞者的足跡遍布65個國家、巡演作品超過100部。(新民晚報記者肖茜穎)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