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比賽,中國小將全紅嬋以五個動作三個滿分,打破奧運跳水比賽歷史最高分的成績,為中國代表團拿到第33金。
這個第一次出國比賽,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14歲小姑娘,迅速火遍全國。
“水花消失術”、“扔硬幣都比她水花大”……網友的一連串花式吹捧,讓全紅嬋無所適從。
廣州塔都為她亮燈。
熱搜為她宕機。
她被教練高高托起的畫面,甚至被網友比作“女皇的傳承”。
在全紅嬋之前,中國跳水火過,但從未這樣火過。
另一方面,全紅嬋在采訪中,也自帶那種讓人憐愛的樂觀、樸實和稚嫩。
因為她賽后最大的愿望是吃辣條,掙錢是要給媽媽治病,連游樂園都沒去過……
這樣一個奧運冠軍,誰能不愛呢?
東京奧運會,也是全紅嬋新一代“跳水女皇”的加冕禮。從這驚人的成績,我們不難看到中國跳水隊“夢之隊”精神和衣缽的傳承。
世界上很少有被稱為“夢之隊”的國家隊,而中國跳水隊,則是全球公認的“夢之隊”之一。
要稱得上“夢之隊”,至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輝煌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
比如每一屆奧運會的美國男子籃球隊,都會被稱為“夢之隊”。這個稱謂是從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的。
這一屆的美國隊,擁有喬丹、“魔術師”約翰遜、拉里伯德、皮蓬、巴克利等等超級巨星,并以8場全勝,場均領先對手43.8分拿到金牌。
所以之后的每一屆美國隊,都會有“夢之隊”的名號,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北京奧運會就是科比和詹姆斯領銜的“夢八隊”。
第二個條件,是有絕對的實力和穩贏的信心。
比如東京奧運會的韓國射箭隊就被稱為夢之隊。他們擊敗俄羅斯的比分,是6:0,對手幾無還手之力。
而韓國射箭女團,奪得了自有這個項目以來的全部9枚奧運金牌。
第三個條件,是有精神和衣缽的傳承。
夢之隊之所以叫夢之隊,就是因為每當一批老隊員老去,新一批隊員都會接過他們的衣缽,繼續著夢之隊不可打敗的神話。
中國國乒就是很好的例子。
女乒里,鄧亞萍退了有王楠,王楠退了有張怡寧,然后是李曉霞,丁寧,陳夢,孫穎莎。
她們個個都是世界第一的水準,個個都是大滿貫選手。
最可怕的是,她們銜接自然,從不斷檔,老人退役,總有新人不斷涌現并頂上。
因為跳水沒有乒乓球普及,所以中國跳水“夢之隊”的名號,在全世界甚至中國都并不有名。
其實就皮哥看,中國跳水隊也是妥妥的“夢之隊”,因為剛剛提到的三個條件,中國跳水隊都滿足,不信我們一條一條看。
一、歷史和底蘊
中國跳水隊的“夢之隊”元年,也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那一年中國斬獲共16枚金牌,其中有3枚金牌來自跳水,還有1銀1銅的收獲。
不過,獎牌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屆奧運會,一位“跳水皇后”橫空出世,她就是高敏。
高敏出生于1970年,1988年漢城奧運會,高敏就拿到跳板跳水金牌,成為中國第一位跳板跳水金牌獲得者。
1992年的巴塞羅那,她蟬聯三米板冠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突破600分跳水大關的女運動員。
不夸張地說,高敏為中國跳水隊積攢了最早的經驗,孕育了深厚的底蘊。她生涯斬獲70多枚金牌,創造了所有世界大賽7年全勝的紀錄。
高敏過后,中國跳水才真正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輝煌。
對中國跳水來說,周繼紅是先行者,許艷梅是延續者,高敏則是開創者。在前輩的基礎上,高敏拉開了中國跳水夢之隊的序幕。
二、實力和信心
對中國跳水隊,無論是男隊還是女隊來說,每一屆奧運會都有絕對的實力和必勝的信心。
中國跳水的硬實力從高敏起,幾乎沒有對手可以撼動中國跳水隊的地位。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跳水隊斬獲5金5銀。
這其中,女子3米板金牌和銀牌由伏明霞和郭晶晶包攬,
男子10米臺金銀牌由田亮和胡佳包攬。
另外,男子3米板由熊倪蟬聯,男雙3米板由熊倪和肖海亮把持。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跳水隊斬獲6金2銀1銅的成績。
女子有郭晶晶吳敏霞的3米板,男子有彭勃的3米板和胡佳的10米臺。
女雙3米板有優勢巨大的郭晶晶和吳敏霞,男雙10米臺有田亮和楊景輝,當時在雅典,他們的實力幾乎無可撼動。
2008年是中國跳水隊的金牌大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跳水隊包攬了7金1銀3銅的好成績,除了郭晶晶吳敏霞兩位老將,這屆奧運會新人輩出。
男子3米板有何沖接棒田亮,
女子10米臺有陳若琳頂上。
在家門口作戰的中國跳水隊,僅僅丟失了男子十米臺的冠軍。
到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跳水隊斬獲6金3銀1銅;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跳水隊交出了7金2銀1銅的答卷。
而東京奧運會到今天為止,已經斬獲6金4銀。
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到東京奧運會的21年間,中國跳水隊獲得的金牌數從未少于5枚。
到了今年的東京奧運會,所有跳水項目中目前僅有一枚金牌男雙十米臺的金牌沒有拿到。
因為一代一代跳水人經驗的積累,我國的跳水技術一直在國際頂尖行列,隨著跳水隊員的更新換代,新技術雖然層出不窮,但這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選手,起點就要比其他跳水隊的起點高很多。
所以,當中國選手站上跳板或跳臺,給觀眾的一個感覺就是:穩。
不僅是周身散發的強大氣場和自信,更是超強的實力和碾壓級別的水準。
從身體舒展程度到協調性,從騰空高度到壓水花技術,我們的選手是全方位的強。
本屆奧運的10米臺,兩位中國的小將甚至跳出了碾壓級的“斷層式”比分,即便自己少跳一次或第三名選手多跳一次,也很難追得上。
這種實力和信心,是多年技術積累總結的結果,是中國跳水團隊研發的結果,是選手刻苦訓練的結果,也是國家重視的結果。
相比于韓國選手起跳后的悻悻返回,日本選手失誤后的“炸魚”,我們的選手就像一位胸有成竹的劍客。
雖然還未起跳,水花多大動作怎樣,已了然于胸。
三、傳承
在全紅嬋用滿分摘得金牌后,中國第一位“跳水皇后”高敏說了這樣一句話:
皮哥覺得,這就是中國跳水隊精神的傳承吧。
從高敏開始,跳水隊從不缺“女皇”。
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14歲的伏明霞站上女子10米臺(她也因此創造了奧運會最年輕選手的紀錄,該紀錄今年才被日本的滑板選手打破)。
她穩穩拿到金牌,完成了“跳水皇后”從第一代到第二代的傳承。
隨后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中,伏明霞斬獲3米板和10米臺兩個冠軍,名滿天下。
當年,郭晶晶只獲得了10米臺第五名的成績。
2000年悉尼奧運會,伏明霞再次斬獲女子三米板冠軍,這次郭晶晶的成績,已經來到了第二。
2004年雅典奧運會,郭晶晶一舉奪得3米板冠軍,而她身后,是和自己曾經一樣的吳敏霞。
她們倆還配合拿到了雙人3米板的金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此時郭晶晶和吳敏霞完成交接,女子10米臺的陳若琳也橫空出世。
到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陳若琳和吳敏霞已經扛起了大梁,等在她們身后的是施廷懋。
2016年,施廷懋和任茜包攬了女子兩項的金牌,而到了今年的東京,我們又看到了陳芋汐和張家齊,看到了全紅嬋和王涵。
跳水男隊也是一樣,從熊倪到田亮,從胡佳到秦凱,再到今年的王宗源和謝思埸。
你會發現一個神奇的規律,他們傳承下來的不僅有王者般的氣質和精神,碾壓級的實力和水準,就連亂糟糟的短發發型,也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皮哥不清楚為什么跳水隊女孩都留短發,但看到張家齊在個人社交媒體為自己P了飄逸的長發,就知道她們為了跳水,至少也做出了個人對“美”的犧牲。
一來可能是跳水的時候長發會影響入水,二來也可能是長發難打理,還不如直接剪短頭發來的實在,還能節省不少時間。
要知道,走上賽場,她們是奧運參賽選手,可在私底下,不過就是十幾歲的小女孩。
從六七歲開始訓練跳水,七八年的艱苦訓練,一次一次地從十米臺跳下,在別的小孩子全身心玩耍學習的年齡,她們選擇了最苦最累的運動員生活。
一個想要芭比娃娃,一個想吃辣條,這樣的可愛風,與她們在臺上的風范,判若兩人吧。
這就是中國跳水夢之隊的39年來的底蘊,也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精神。
皮哥欣慰的是,如今中國已經有三支稱得上“夢之隊”的運動隊了:國乒、舉重(包攬了全部8金中的7塊,廖秋云的銀牌很遺憾)、跳水。
中國在從運動大國向運動強國的路上越走越穩,中國觀眾也越來越自信,對銀牌、銅牌和失敗選手,我們變得越來越包容。
有金牌我們高興,沒金牌我們鼓勵,中國人已經不需要一塊金牌來證明什么。
因為我們有一種只屬于中國人的奧運精神和自信!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