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
是不少阿姨爺叔
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
但擾民問題
也是由來已久
而且
還因為不分時間地點跳廣場舞
“大媽們”曾多次登上熱搜
2017年6月,在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廣場舞愛好者與籃球少年就籃球場的用途發生激烈爭吵。隨后事態升級,雙方從爭吵變成打斗,公園管理方一度只能將籃球場一鎖了事。

2018年1月,有網友反映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有成群的阿姨爺叔每天清晨定時定點跳廣場舞。面對保安勸阻,甚至有人稱“這個地方死氣沉沉,我們來了熱鬧了你們該感謝我們!”

今年8月,合肥市的一群大爺大媽每天晚上要在馬路上載歌載舞。當被問及:“為什么要去馬路上跳?”,大媽理直氣壯地回答:“因為人多啊!”
據了解,因為附近幾個小區能夠跳廣場舞的位置有限,大媽們就拿著板凳帶著孩子,來到了大馬路上。大媽還表示:“車子來不敢撞我們,要讓我們老年人!”

對此
上海出臺了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
其中明確規定
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
應當遵守相關規定和公序良俗
不得影響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如今《條例》
已經施行三個多月了
那現在廣場舞的情況如何了?
據說
最近在嘉定區安亭鎮
出現了一種畫風清奇的
靜音廣場舞
而且一下在網上火了
在安亭鎮紅梅小區旁的小花園里,十幾名舞者整齊劃一地跳著舞,但現場卻聽不到一點音樂聲。
這奇特的場景,吸引了不少過路居民駐足觀看。
原來,舞者們都佩戴了一對能夠接受指定頻段的耳機。
通過播放器設定的頻段號,所有耳機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
不少居民對這種
“靜音模式”的廣場舞表示贊賞
↓
以往廣場上音樂從早放到晚,特別影響居民。如果能把這種新方法推廣開來,就太好了。
不過
也有居民覺得
這樣的廣場舞缺少了觀賞性
↓
據說舞團在之后的試演出中,就新增了臺小型播放器,同步耳機對外公放音樂。但聲音很小,僅能保證讓圍觀市民聽清。
據介紹
除了圍觀市民
許多其他區域和外省市的廣場舞團隊
都來學習取經了
李惠屏
是奉賢區某廣場舞團隊的負責人
他不僅試戴了耳機
還計劃把這些設備引用到自己團隊里
對此
不少網友都紛紛點贊
希望能夠全國推廣
↓
不過也有網友覺得
這畫面有點詭異
沒有音樂缺少了些煙火氣息
↓
那么
對于這種“靜音模式”的廣場舞
你怎么看呢?
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