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番外更新,劇情走向有點出乎意料,沒有寶嵐想象中的龍虎山雙雄與唐門共抗大敵,但唐門門長拒絕天師府幫忙的理由卻又十分合理,唐門與忍眾的戰斗是不死不休,其他門派縱使有心,也無法在死斗中長期幫助唐門,張之維離開時對唐冢的那一拜讓人十分感慨,唐門高義,那個時候各大門派的團結也讓人動容,雖然唐門以生意為名拒絕了其他門派介入,但總有例外,呂慈率領呂家人在外圍幫助唐門解決忍眾,呂家與忍眾有血仇,因此在解決瑛太之前也是不死不休,唐門也不好阻止呂家尋仇。
老門長與天師張靜清的對話有幾個有意思的點,張懷義與張之維其實都有下山抗日,為了門派的傳承,張靜清不輕易放張之維與張懷義下山,只有在同門求援并且確實需要時,才會放龍虎山雙雄下山殺敵,張懷義與張之維也是剛養好傷就來到了唐門,側面說明一點,就算是張之維這種頂尖強者,并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無敵,在槍林彈雨和火炮覆蓋之下的戰場上,一樣會有生命危險。
這也說明張靜清這一趟的覺悟,以及對唐門支援的力度,平時絕不輕易放手的兩個天師繼承人,這一趟全帶過來了,即使冒著失去繼承人的風險,也要幫助唐門打贏這一場死斗,大戰面前不再有門戶之別,大家只有一個名字:中國人。
唐門門長看到張之維時就知道了張靜清的覺悟,老門長的拒絕很有意思,先是以生意為由,把死斗說成善后,見張靜清不同意,就搬出了自己的例子,這一段很讓人動容,唐門的宗旨是:唐門出手,不死不休,在刺客的眼中,沒有勝負高下之分,只有一決生死,忍眾與唐門的行事一樣,所以老門長知道此戰不僅兇險,而且還是唐門與忍眾之間你死我活的持久戰。
縱使各大門派高手如云,也無法長時間支援唐門與忍眾的死斗,既然如此,就沒必要把其他門派拖入戰斗,你們投身其他戰場即可,縱使唐門最后輸了,門派不復存在,也是我唐門預想中的最壞結果,到時候各大門派愿意為唐門報仇,去解決忍眾,那些都是后話,這種不怕犧牲的覺悟,看了讓人十分動容。
這里插個小科普,唐冢是唐門歷代弟子死后的葬身之地,也是丹噬傳承的場所,張之維問的這句李兄弟在唐冢么?意思是,李鼎是否參加了刺殺忍頭的行動,如果是,他是否已經在綿山犧牲,老門長的回答證實了這一點。
張之維離開時對李鼎的那一拜,我想也是我們想做的,兩人初識于龍虎山的比試,此刻李鼎卻已經身在唐冢,雖然老門長以生意為由,拒絕了龍虎山雙雄的幫助,但在張之維眼中,綿山的唐門十杰和此刻的唐門弟子,他們都是甘愿為國捐軀的英雄烈士,唐門的高義是那個時代無數為國奮戰的仁人志士的縮影,三位張道長的這一拜,也代表了我們對英雄烈士們的尊敬與緬懷。
送別了龍虎山三位最能打的張道長,唐門迎來了一個不請自來的幫手:呂家,少年呂慈帶著呂家人在唐門外圍解決,許新、董昌、楊烈、于姑與忍眾戰斗的過程中,呂家人牽制了其他忍眾,呂慈出手重創了兩位干部,楊烈表示未經同意,擅自插手唐門的戰斗,這算是挑釁了。
這里得吐槽一下,這錯字都成一人之下特色,上一話叫于姑,這一話就變盧姨了,呂慈這里使用的功法是呂家祖傳的如意勁,其作用有點像太極勁,使用上有隔山打牛,遁地攻擊的方式,按時間線來看,此時的八奇技還沒出場,呂家自然是沒有雙全手的。
聊回劇情,雖然楊烈說這是挑釁,但呂家和忍眾之間是血仇,呂家插手戰斗,唐門不可能因此與呂家內斗,而且這仇也不好以唐門規矩去阻止,因為忍眾瑛太殺了呂家的繼承人,呂氏雙壁中的大哥,也就是呂慈的哥哥,少年呂慈帶隊,這就說明呂家對這一戰的重視了,你唐門死斗,我呂家尋仇,雙方目標都是忍眾,那就各打各的,互相支援就好。
從這一話的劇情來看,這瑛太大概率是和呂慈對上了,這呂慈在年輕一代中也是天賦極強的選手了,一手如意勁就能打兩個干部,他哥水平估計也不差,這瑛太前面的戰斗很多都是偷襲先手,所以呂慈的哥哥有可能是在亂戰中被瑛太斬首,未必是實力不如瑛太,正面決戰的話,呂慈解決瑛太還是很有可能的,有點期待呂慈為兄報仇并手刃瑛太的畫面啊。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