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07年開始學習摩登舞的,本以為就像廣播體操一樣,老師教的華爾茲銅牌,天下一樣。因為音樂一樣,舞種一樣,又有國際標準這四個字,走遍天下,都是這個套路。當我向第二個摩登舞老師學習的時候,這個老師也教我們學習華爾茲銅牌,可是套路完全不一樣。我懵圈了:華爾茲銅牌還可以隨便編排?
于是,我到互聯網查閱相關的資料,閱讀了國標舞的歷史起源;更多的是籠統的語言,什么動作大方;運行流暢;旋轉利索;氣宇軒揚……這些都不是規則的硬指標,既然有比賽(黑池比賽),必然有規則,不然就沒有評判標準。于是我查找了黑池比賽的規則,只有一條是針對摩登舞的,就是:必須以跟掌尖(或者尖掌跟)的方式完成動作。其它的規則都是針對比賽的,如場地、服裝、運行方向……
我一開始接觸摩登舞,老師就讓我們端架型,男女合位(手拉手、面對面、貼身、架型平直飽滿、半身位、男士面對舞程向,女士背對舞程向、啟動時男左女右、逆時針方向在舞廳運行)。為什么應該是這樣規矩,老師沒有講,學生也不知道。我上互聯網查閱,也沒有相關的解釋和要求,反正大家都不清楚,摩登舞的發展,就是口口相傳,面對面相教,耳濡目染,自己領會。
隨著時間推移,師從多位,各個老師講的也不一樣,有些動作要領還可以兼顧,有些動作要領相互抵觸,搞得我們一頭霧水,不知道哪個老師說的對?記得在學習維也納華爾茲的時候,第一個老師告訴我們:一小二大三并腳,后來的老師告訴我們:快三是有大小步的,第一步一定要大步沖出去。面對這樣兩個無法兼容的師訓,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了。更可怕的是:這兩個老師說的,有一個是錯的,按照錯的口訣練習摩登舞,越練越歪。
正確學習摩登舞的順序,首先學習理論,二,形體和拉方,三,簡單講解樂理,練習踩鼓點。四,舞廳練習。五,各個舞種的套路,六,編排套路。
可是,我在網上連國標舞的定義都找不到。更沒有國標舞的基本要素,這就存在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格局。所以學習國標舞的人,都會遇到老師們說的不一樣,學生又找不到理論依據,走錯方向了,越練習越差,而且積重難返。
我是1979年入學的本科生,長期的學生思維,我就想從理論上解讀國標舞。從縱觀全局入手,沒有定義的我給它下定義,沒有說辭的我給它建立說辭,把摩登舞(本人沒有接觸過拉丁舞)的理論體系建立起來。
首先就是摩登舞的定義,什么是摩登舞?根據音樂,以特定節奏和姿態完成的五種交誼舞。
其次是摩登舞的規范。以維也納華爾茲的要素(男女雙人、面對面、手拉手、貼身、半身位、男士面對舞程向、女士背對舞程向、第一步男左女右、架型平直飽滿)為基礎,完成各個舞種。這一點為老師上課提供了理論依據,男女合位為什么要有架型、身位、手位等等。同時,舞廳有多種多樣的步子,哪些符合摩登舞,哪些不符合摩登舞。例如,北京平四,雙方沒有架型,它就不是摩登舞舞步。舞廳里還有華爾茲拉花,舞步都在鼓點上,兩個人不貼身,自然不是摩登舞的舞步。四平轉連續轉八個,中途不并腳,這個是摩登舞的舞步。黑池比賽,獨立舞步要求:必須是摩登舞舞步。這時候,你就知道哪些舞步可以加,哪些舞步不可以加。衡量標準有了。舞者都喜歡炫技,有些炫技允許,有些炫技違規,就是用維也納華爾茲的基本要素衡量它。能夠用維也納華爾茲的基本要素完成的,盡管發揮,否則就在舞廳比劃比劃吧。不能登大雅之堂。
還有,我曾經看見摩登舞規則有:跟掌尖和尖掌跟的要求。近年來,這個規則改成了:以行步的方式完成動作。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讓芭蕾舞演員參加黑池比賽。規則不嚴謹,比賽成了芭蕾舞表演,英國人努力否認,蘇聯人搬出條文,英國人沒有足夠的證據否定蘇聯人,讓蘇聯人取得了好成績。后來把跟掌尖和尖掌跟作為鐵律加入規則,才保持摩登舞的原始風味。托舉、竄襠都是能夠時代進入舞廳的。現在,無論是跟掌尖,還是以行步方式完成動作,雖然阻斷了芭蕾舞,但是,嚴格地扣條文,快步舞是在違規的條件下完成的,這樣就有點不合適了。所以,我用一下的文字,既排除了芭蕾,摩登舞也不受影響。“以腳、腳趾底面承受體重的方式,完成動作。”(芭蕾是腳趾尖承受體重)這一句,黑池比賽也可以運用,更加恰當。
另外,前年中國舉辦了一次國標舞比賽,外國裁判認可中國選手的舞技,但是中國選手沒有太好的成績。原因是中國選手跳舞只有鼓點,沒有音樂。我們每個人都會唱歌,其它的不說,聲音有高有低,拉音有長有短,這些普遍存在。中國選手不管這些,只有鼓點。沒有表達音樂的意識。舞蹈服從音樂大家都知道,在舞廳,四三的音樂起來,就是三步,你跳四步就整不成事。所以,我們在舞蹈服從音樂的同時,我們還要努力做到:用舞蹈表達音樂。歡快的音樂,我們以歡快的舞步;憂傷曲調用沉慢的舞步,達到舞曲合一的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