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12:08|起航號“浙大二院”
4月28日的這一天,浙大二院創造了一個記錄!
15小時,一心二肺三肝六腎共十二大器官移植全部順利完成。
這一天,3位患者的大腦永遠停止了轉動,死亡來臨,他們捐獻了自己的器官,心、肺、肝、腎、角膜。
這一天,12個生命在病痛中苦苦相捱,希望來臨,是重生的欣喜和對捐獻人的無盡感恩。
這一天,堪稱明星陣容的四大移植團隊全體出動。王偉林教授肝臟移植團隊、董愛強教授心臟移植團隊、肖家全教授腎臟移植團隊、吳明教授肺臟移植團隊,與之協同作戰的有OPO、重癥醫學、麻醉手術部、超聲醫學、檢驗、輸血、病理、臨床藥學、護理等多學科的醫護專家團隊,從上午8點到晚上23點,100余位醫護人員通力配合,12個生命重獲新生,同時至少6名患者將重見光明,這是浙大二院綜合實力的最佳體現!
這一天,只為愛的接力!
此處彼處的告別,都是對生命的留戀
重癥監護室
“我知道我兒子治不好了,他的器官若能捐獻給別人,能救更多人”,龔大伯穿著一件洗得干干凈凈的軍綠外套,抹著眼淚說。
龔大伯一家是湖南人,村里貧困,孩子們都赴外打工。“我做了50多年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就要為人民服務”,龔大伯樸實的話語中透著堅定,但淌下的淚里仍流露出對兒子的不舍,“待會兒送手術前,能不能讓我再跟兒子告個別?”

龔老先生最后一次撫摸著兒子的肩膀
龔先生是龔大伯的第二個兒子,在杭打工多年,三月中下旬,他騎電動車在下班路上出了車禍,經過一個多月的搶救與治療,曙光還是沒有出現。
“我二哥一輩子勤儉,好東西都舍不得買,也舍不得吃好的,他還沒有結婚,真沒想到……”三弟哽咽了,“我們三兄弟感情一直很好,家里窮,打小我們就約定,一輩子相互扶持、幫助”。
“但凡有一絲希望,我們都想救回他,現在知道他回不來了,我們想把他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這樣我弟弟也能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他還在,我們的掛念就還有去處”,龔先生的大哥泣不成聲。
15小時,12個生命重獲新生
8:30第一個器官捐獻患者進入手術室。每個人屏息不語,用靜默來表達對捐獻者的感恩和尊敬。

8:45所有醫護人員自動站立在捐獻者兩旁,深深地鞠躬告別。“一路走好!”每個人神情肅然卻又目光堅定,他們知道,今天的使命,是完成患者及家屬的心愿,用捐獻者仍有活力的器官拯救更多等待重生的人。

9:20第二個捐獻者推入手術室
15:20第三個捐獻者推入手術室
16:30第三個捐獻者完成器官捐獻,醫護人員為其整理好儀容,再次鞠躬默哀。
捐獻的心、肝、肺、腎第一時間由醫護團隊共同轉運至移植手術間,四大移植團隊嚴陣以待。
此次捐獻的6只角膜由眼科團隊妥善保存,以待用時,它們將讓至少六人重見光明。
王偉林肝臟移植團隊完成3例肝臟移植
董愛強心臟移植團隊完成1例心臟移植
肖家全腎臟移植團隊完成6例腎臟移植
吳明肺臟移植團隊完成2例肺臟移植
醫護團隊手術室內轉運器官
手術家屬等待區
壹
老張(化名)的愛人正在手術家屬等待區焦急地等待。兩年前,老張查出肝癌伴發嚴重的肝硬化,兩年來,經過各種治療手段病情無法控制。王偉林教授團隊通過MDT討論,擬定了肝臟移植的治療方案。
老張愛人紅著眼說:“已經兩年了,這次我們能幸運等到肝源,也算是最后一搏,真的感恩捐獻人一家,唯有給他們內心的祝福。在這么好的專家,這么好的團隊下,相信我們老張一定會成功!”愛的力量感動著一家人,老張兒子動情地說:“我們真的感受到社會上的善良和大愛,我們也愿意將這樣的愛傳承下來,為器官捐獻事業多做點事情。”
貳
李老(化名)的女兒也正專心致志地盯著手術進程顯示屏。兩年前李老出現爬樓梯氣喘得厲害,一直在當地治療,20天前為裝起搏器輾轉來到我院,董愛強主任帶領的心臟移植團隊判斷李老的心臟已經超負荷運轉良久,最好的辦法是進行心臟移植。隨后李老一家便在家等待心源。
李老的女兒坦言:“沒想到這么快便等到捐獻者,一來感謝醫生,二來真的感謝捐獻者。沒等到供體便逝去的也不在少數,所以真的非常感恩。”
叁
呼吸對于黃月娥(化名)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肺纖維化使得她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難以描述的痛苦,肺移植是她唯一的出路。為了等待肺源,黃月娥已在監護室等待多個月,靠著呼吸機和鎮靜劑維持生命。盡管醫生做了很大的努力,肺纖維化進程還是在不斷加快,每一天,一分,一秒對她來說更是煉獄般的煎熬。此次的肺移植,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肆
剛做了腎移植的章阿姨(化名)的親人也在等待區翹首以盼。章阿姨7年前生活中出現乏力、高血壓、視力模糊,檢查發現肌酐明顯升高,考慮慢性腎病、尿毒癥,當時行腹透治療,后復查期間血肌酐慢慢升高,血糖也升高了。去年章阿姨因為腹透效果不佳開始用血透治療。腹透血透深深地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腎移植才能徹底根治尿毒癥。
在靜默的告別里
在熱切的期盼中
生命以這樣的方式得到延續和升華
17:00移植術后患者回到病房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得以延續的生命,守護生命的醫務工作者,我們能做的,是更好地生活,更多地幫助他人,更加綿長地延續這份大愛。
目前浙大二院已成熟開展肝臟、心臟、腎臟和肺臟等大器官移植技術,患者手術成功率及長期存活率居國內領先水平。積極融入加速康復理念,縮短平均住院日、減少治療費用;關愛器官移植患者,每年定期舉辦健康教育會。
肝臟移植團隊
浙醫二院肝膽胰外科是國家重點學科,于1986年成為全國首批博士點。學科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臨床、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發展全面,特色突出,學科帶頭人王偉林教授,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偉林教授是浙江省特級專家,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是國內知名的肝膽胰外科和肝移植專家。王偉林教授同時擔任浙江大學外科研究所所長,浙江省肝膽胰腫瘤精準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肝膽胰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及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近年,王偉林教授帶領學科圍繞肝移植技術創新、肝膽胰腫瘤精準診治、加速康復外科等領域,開拓進取,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13項,以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三項。浙大二院肝膽胰和肝移植中心在肝膽胰腫瘤綜合診治方面擁有很高的國內外聲望,中心常規開展肝膽胰復雜和疑難疾病診治、達芬奇/腹腔鏡肝膽胰腫瘤切除、肝移植、胰腺移植等器官移植工作,中心器官移植生存率及肝膽胰腫瘤術后5年生存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王偉林教授門診:每周一上午(名醫保健門診)
心臟移植團隊
浙大二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是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董愛強教授帶領的心臟移植團隊,在心臟移植領域也取得了傲人的業績。累計完成心臟移植42例,心臟移植數量省內第一,包括心腎聯合移植及二次心臟移植各一例,三分之一的病例術前靠ECMO支持等待心臟供體,最長的2例患者術前ECMO支持時間分別達到37天和35天,最后幸運地等到供體、成功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創造了當時國內心臟移植前ECMO支持的最長記錄。手術成功率98%,一年存活率達90%,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腎臟移植團隊
浙大二院泌尿外科腎移植中心目前擁有國家衛生部移植資質醫生8名,首席專家肖家全教授系復旦大學上海市器官移植臨床醫學中心博士后,曾在世界著名移植中心瑞士巴塞爾大學學習腎臟移植,目前已主刀完成腎臟移植近500余例。其它多位骨干成員分別在美國UCLA,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美國休斯頓醫學中心以及英國布里斯托泌尿外科研究所等學習腎臟移植。腎移植1年人腎成活率達97%,等待移植登記注冊患者達500余名。現已成為浙江省重要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
肺臟移植團隊
浙大二院胸外科是國家衛生部授權的肺移植資質單位。目前浙大二院胸外科能夠常規開展雙肺/單肺移植術。由于獲得醫院麻醉手術和呼吸、重癥監護等高水平平臺的支撐,浙二肺移植團隊通過肺移植治療各種終末期的呼吸系統疾病,使許多重癥呼吸疾病患者獲得新生,完成了許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018年,浙二肺移植團隊完成了迄今為止,國內最長(肺移植術前已使用45天)使用體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下成功完成地雙肺移植病例。這一標志性的成果已經在胸外科國際頂尖學術刊物胸外科年鑒(ATS)上發表。
(原標題《創紀錄!全明星陣容生命接力!浙大二院王偉林教授等移植團隊,15小時,12個生命重獲新生!》。編輯梁亮)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