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真言宗八祖空海傳:
大師諱空海,俗姓佐伯氏,日本贊州多度郡人。父田公。母阿刀氏夢梵僧入懷,遂有孕。在胎十二月,以光仁天皇寶龜五年(唐大歷九年)六月十五日降生,小字貴物。
童年嬉戲,喜捏泥為佛菩薩像。阿刀,彼中名族也。大師從外祖大足傳習和漢經書史記學為文章。
十五歲時入京,從贈僧正勤操受大虛空藏求聞持法習之。入太學,受毛詩尚書于直講味酒清成、春秋左氏傳于岡田博士,博通經史。然非其好,常嘆曰:"此古人糟粕,于今非能有益也,況身后乎?我其終仰真道乎!"于是著《三教指歸》三卷。遂登阿波之大隴峰,修念求聞持法,感大劍飛來,又有明星入口之祥焉。(寶劍寶珠皆虛空藏菩薩之三昧耶形,時大師已得悉地。)
嘗旅行于播磨國之隘,有老婦盛飯鐵缽來獻,且告之曰:"妾,行基菩薩弟子,未出家時婦也。僧有遺言:'我滅后某年月日,當有菩薩來汝宅。'今日此時也,愿攝受焉。"
大師后乃禮勤操贈僧正削發于和泉國模尾山寺。年二十矣,遂受沙彌十戒,名教海,后自改如空,既乃定今名也。既又具足戒于東大寺(年二十二)。
嘗誓于佛前曰:"吾嘗尋求法要,三乘五乘十二部經,心有所疑而不能決。一切經教皆言舍凡夫肉身而乃得佛,是故凡夫絕成佛之望。然佛之身心,真理之現象也;凡夫之身心。亦真理之現象也。佛身、凡身,真理既皆無別,在理宜有凡身成佛之真教。唯愿十方三世諸佛示我以凡身成佛凡圣不二之真教也。"一夜,夢有人告之曰:"有經名《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覺而索之,無知者。后乃得之大和高市郡久米道場之東塔下。然其有不明處,苦無質訊之人,于是遂有入唐之志矣。
延歷二十三年(三十一歲),遂從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呂(或作藤原賀能卿)入唐。而海波洶惡,勢將覆舟,大師密祈之神祗:"倘澤法惠,愿奉法施。"海波忽靜。九十余日至福州,明年二月至長安。周游名剎,求擇明師。謁青龍寺東塔院內供惠果阿阇黎,乃不空大廣智三藏之高弟也。果見喜曰:"知汝當來,遲久矣。"因顧諸徒曰:"是三地菩薩也。"其年六月上旬,入大悲胎藏界大曼荼羅,投花當中臺,果嗟嘆曰:"真大器!"遂沐五智灌頂。七日入金剛界大曼荼羅,八月授傳法阿阇黎位。
因得盡學金、胎兩界大法秘密印契。自余弟子,若道若俗,或學一部大法,或得一尊一契,猶不能兼貫也。如今我此土緣盡,不能久住矣,兩部之大曼荼羅、一百余部之金剛乘法、及三藏轉付之物若供養具等,可持歸本國,流傳海內。吾常恐命不汝待,今授法經像已畢,早歸鄉國,以奉國家,流布天下,增蒼生福、四海泰、萬人樂,是則報佛恩、報師恩、為國忠、為家孝也。"又告曰:"真言秘藏,經疏隱密,非假圖畫,不能相傳。"則如供奉丹青李真等,圖胎藏界、金剛界大曼荼羅一十鋪,集經生書金剛頂等經,鑄博士趙吳等造新道具十五事。
其年十二月,惠果阿阇黎遷化,大師為之碑,自書之。
大師之在唐也,嘗神游天竺,登靈鷲山,受釋尊如來之付囑。又嘗遇般若三藏,受其所譯之《華嚴》、《六波羅蜜經》、及梵夾。元和元年。歸困至明州。面海投三鈷杵于東方紫云處。八月,登舟放洋。時秋風海上惡,祈之不動明王--惠果阿阇黎開眼之尊也。明王放光,手劍頻動,自是順風舉帆無阻焉。大同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歸國,表獻所得圖經目錄,自是遂立真言宗,力弘揚之。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