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視察,在石柱中益鄉的第一站——中益鄉小學,觀看了學生們表演土家族傳統舞蹈《擺手舞》。
總書記俯下身子,笑著和孩子們打招呼、握手,關心學生們穿得暖不暖,詢問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
總書記強調,“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中益鄉小學老師學跳擺手舞新動作。
“精準扶貧像春風,冬去春來百花開;困難再大不用怕,黨的政策暖心懷;不等不靠不依賴,小康路上朝前邁……”
4月1日,伴隨著歡快的土家族音樂,在中益鄉小學新建成的200米環形塑膠運動場上,20多位老師正圍成一個圈,一起學習學校新編的土家族擺手舞。
這支舞蹈,是學校送給孩子們的“禮物”:開學后老師們將率先跳給孩子們看。
迎接孩子們返校的“禮物”
一支新的擺手舞跳起來
中午時分,陽光灑在中益鄉小學的運動場上,讓人溫暖和踏實。三年級班主任老師馬影翠正領著20多位老師練習擺手舞。
馬影翠告訴記者,學校里90%以上的孩子都是土家族,擺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舞蹈,也是重慶市非遺傳承的代表項目。不過這次擺手舞和過去的擺手舞卻有所不同。
“這支擺手舞,傳遞著脫貧的信心和脫貧的喜悅,比如新增的雙手托舉動作,象征著豐收的喜悅。”
馬影翠解釋說,這首擺手舞歌曲是土家族歌手覃誠芳的作品,名字叫《日子越過越精彩》,歌詞描述了扶貧工作對鄉村產生的影響,比如“綠色產業遍地開”“公路修到家門口”等等,都反映了貧困地區發生的變化。
“我們要把這種文化傳承給孩子們,首先老師自己要會跳,要了解舞蹈動作的意義,才能更好地教給孩子。”
中益鄉小學校長劉斌說,由于疫情防控,目前學生們都在家里上網課。而這支新編的擺手舞,也是學校為孩子們重返校園準備的“禮物”。
“我們春節前就請了專業的舞蹈老師來指導編排。”劉斌說,從3月初開始,老師們分批回到學校為復工復課提前準備,同時學習擺手舞。
“疫情結束開學后,老師先跳給孩子們看,再教孩子們跳。”劉斌對開學后即將亮相的擺手舞,充滿期待。
新校舍已建好
網課上了一個多月

中益鄉小學校園一角。
練完擺手舞,老師們回到辦公室,準備下午的網課。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中益鄉小學140多名孩子應該在2月10日開學報到。突然襲來的疫情,給鄉村教育信息化建設帶來一場考驗。
“同學們好,現在我們開始上課……”
下午2點,學校六年級語文老師吳燕準時在辦公室上線授課。一個多月的網課時間,讓吳燕和孩子們逐漸適應了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這也得益于去年9月學校綜合樓投用后,整體教學設備的提升。
“每個老師都配備了電腦,我們有時還會使用多功能室的設備,來豐富網課的內容。”
比如學校建立的VR平臺,這對鄉村孩子來說是個“新玩意”,通過這個平臺,讓孩子們能“走出大山”,看到更為精彩的世界。
這是“授”的環節,要讓孩子能上網課,要有手機,有信號,還得教會孩子使用。
學校五年級學生代劉昕家是貧困戶,前不久手機摔壞了。獲悉這一情況,在石柱縣教委的統一協調下,學校專門送上一部新手機和3個月的無限流量。
和代劉昕一樣,學校一共有5個孩子收到了這份禮物。一邊上著網課,學校一邊還做著準備迎接孩子開學。
劉斌介紹,去年9月學校宿舍樓已經投用,共有20間宿舍,能滿足學校三至六年級學生入住學習。床單被褥、漱口杯、洗臉盆、拖鞋等日常用品都是由學校統一發放的。
此外,學生食堂在擴建220平方米后更加寬敞明亮,可同時容納150人就餐。
“這個寒假,我們還給每個宿舍都安裝了空調,盡可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劉斌說。
學校來了支教老師
同學們第一次有了專職英語老師
學生的美術作品。
下午的網課結束后,老師們又來到運動場上練舞。在圍成一圈的人群中,身材高大的張紅軍很顯眼。
張紅軍41歲,是石柱縣南賓小學的美術老師。去年9月,他作為支教老師來到了中益鄉小學。張紅軍說,他很早前就有過支教念頭,去年4月在新聞中看到了中益鄉小學的報道,讓他下定決心來支教,成了學校的首位專職美術老師,負責一至六年級的美術課,每周上11節課。
除了教孩子們畫畫,張紅軍更注重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培養。他時常帶著孩子去戶外寫生,在自然中感受美,培育美感。
“孩子們都特別能吃苦,很有靈感。通常我給出一些建議,他們就能創作出很好的作品。”
據了解,這一年來學校共有11位學生在全市書畫比賽中獲一、二、三等獎。
像張紅軍這樣的支教老師,中益鄉小學一共有4位,以及1名大學生志愿者。
石柱縣南賓小學英語老師鄒勤洪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到來,結束了學校沒有英語課的歷史。
“得知中益鄉小學缺英語老師后,我就主動申請了來支教。”鄒勤洪說。
面對還剩半學期的支教時間,鄒勤洪有些遺憾,“一年時間太短,回去后我打算再申請一年。”
即將復課
美好的春天將如約而至
中益鄉小學變化的不僅是教學設施的升級、教學水平的提升,改變的還有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
“這么多人都在關心幫助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干?”馬影翠說,這一年來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孩子們的上進心變強了,笑容多了,更自信了;父母口中的責罵少了,表揚多了。
“班里的同學基本上都能做到主動學習,我們老師一有時間就去家訪,通過家訪關心孩子們的生活,走進孩子們的心里,和他們成為朋友。”
郎宇彤是學校六年級學生,即將小升初的她學習很刻苦,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上網課期間師生無法見面,她就用微信語音跟老師求解難題,“只有努力學習,才不會讓幫助我們的人失望。”
4月7日,中益鄉小學的師生們獲悉——重慶市教委宣布,全市各級各類學校2020年春季學期實行分批有序開學。其中,小學四至六年級做好4月27日開學準備。
“學校立即動員了全校教職工,為開學復課做好準備。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布滿灰塵的教室已變得明亮干凈,靜待同學們的歸來。”
4月9日下午,劉斌通過電話告訴記者,目前學校已經完善了新冠疫情防控相關應急預案和制度,防疫物資準備充足,做好了開學復課的準備。
《日子越過越精彩》的音樂通過電話傳了過來,這讓我們想起4月1日,我們離開中益鄉小學時,運動場上排練擺手舞時的場景:手擺動起來線條流暢、自然大方,午后的陽光,打在每一張笑臉上。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王淳攝影畢克勤胡杰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