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疫”線最美網格員】第1期
盧坤華,195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高州市稅務局女退休干部。盧坤華先后獲得茂名市“三八紅旗手”、第三屆“好心茂名人”等榮譽,入選2019年第三季度“廣東好人”,其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在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抗疫期間,盧坤華身體力行,堅守抗疫一線,積極開展抗疫宣傳,參與制作“愛心口罩”,組織“消費扶貧”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好心”精神,彰顯榜樣力量。
為抗疫發聲讓宣傳深入人心
“敲竹板,響連天,各位群眾聽我言,新型冠狀病毒來搗亂,注意預防莫把病傳染”這段朗朗上口的快板防疫宣傳錄音在各大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廣播“村村通”廣泛傳播,受到市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自疫情發生以后,每天看到感染的人數不斷增加,盧坤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增強群眾防范意識,提高群眾思想覺悟呢?多才多藝的盧坤華很快就想到用快板宣傳的形式,這種形式節奏性強,語言簡短有力,而且好記好聽。說干就干,于是盧坤華利用晚上的時間伏案編寫快板,并字字句句細心斟酌,反復朗讀,多次修改,為了能更接地氣,更親近群眾,她全部采用本地話編寫。
盧坤華的抗疫宣傳音頻發出去,受到市民群眾的熱捧,全市28個鎮(街道)、488條村(居)委會的廣播“村村通”循環播放,大家在朋友圈、微信群轉發,一傳十,十傳百,盧坤華便成了防疫宣傳的“大紅人”。每天很多社區干部或者居民都打電話給盧姨邀請她到社區去開展防疫宣傳,盧坤華來者不拒,每天就開著摩托車拉著大喇叭串街走巷,到各個社區做防疫宣傳,足跡走遍了10多個社區和村居委會。
“就是希望用一種通俗易懂、接地氣的方式,讓群眾了解疫情、加強預防。為防疫工作盡一點綿薄之力,這是我的責任。”盧坤華說。
為保障發力制作“愛心口罩”
隨著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高州醫療防護口罩非常短缺,很多抗疫在一線的基層工作人員連最基本的防護都沒有。高州市婦聯發出了動手制作紗布口罩的活動,盧坤華知道后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她的兒子勸母親說:“現在疫情那么嚴峻,還是留著家里安全啊!”盧坤華卻說:“孩子,我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黨員,國家有困難,社會需要,我得上!”
要制作防疫口罩,盧坤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青松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盧坤華立馬在志愿群里發起活動號召后,短短一天時間報名人數就達到近百人。
盧坤華根據隊員們居住地點,把隊員們分成若干小組,三到四個人一個小組,分工合作。借縫紉機、購買紗布、送原料上門盧坤華像機器人一樣,忙個不停。安排就緒后,盧坤華又和隊員們進入緊張的制作口罩的行動中,量度、剪裁、縫制大家有條不紊,分工合作,經過了三天多的時間加班加點,終于趕制了14000多個口罩。當把全部的口罩捐贈出去后,盧坤華笑著說:“講不辛苦是假的,我現在小腿十分酸痛,但說不辛苦又是真的,心里一點都不覺得苦。”
為群眾解難題助力消費扶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州市部分農副產品物流運輸和交易受限,陷入滯銷困境,為解決農民朋友農副產品銷售難問題,盧坤華又帶領隊員積極開展“愛心助農”公益活動。
為了開展好農副產品的購銷活動,盧坤華和隊員認真收集記錄好貧困戶的農產品的數量、品質、價格等要素,然后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等平臺發布,讓市民、親朋好友等接龍下單,根據訂單情況,她再組織隊員親自到貧困戶家中購買,然后把農產品送到市民家中,實現了精準對接,一站式服務。
貧困戶黃姨緊緊握住盧坤華的手說:“感謝你們啊,要不我們的農產品就要爛在地里面了。”原來,黃姨今年做了幾畝的辣椒,往年這些農產品都是銷往外省的,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沒有收購商上門收購,眼看辣椒就要爛在田里,幾個月的辛苦就要白費了,黃姨急得快哭了。后來,盧坤華帶領志愿者上門了解到該情況后,馬上通過微信群和朋友圈發布了信息,很快就被愛心市民全部訂購了。
“一下子就賣光了,還有很多人打電話過來問還有沒有呢!”黃姨笑著說。
目前,該項助農活動已經在全市鋪開,有效解決了農民群眾銷售難,市民朋友采購難的問題,搭起了供需對接“直通車”,得到廣大市民群眾點贊。
市民陀女士說:“愛心助農,有情有‘味’,既滿足了自身需要,又能幫助人,何樂而不為呢?”
盧坤華沒想到這項活動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和參與,但能幫助到人,她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盧坤華是抗疫人員中普通的一員,也是不平凡的一員。她堅持用她的“好心”去溫暖他人,回饋社會,是城市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更是人民群眾心目中的真勇士。
好心平安茂名編輯部
初審:梁棚
復審:賴松萬
終審:史鵬志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