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央視總臺春晚舞蹈節目《錦鯉》
在很多年的記憶里,央視總臺春晚總是語言類節目的天下。那些膾炙人口的語言段子幾乎承包了一年的笑料,流傳大江南北。相形之下,少見舞蹈的高光時刻,似乎在總臺春晚舞臺上沒有舞蹈不行,有了又不那么顯眼,很多時候還被打上“伴舞”的標簽,落差一度讓舞蹈人有點不忿。然而,近年來舞蹈類節目有點像鯉魚躍龍門,一躍成為總臺春晚令人矚目的熱點,妥妥撐起了歌舞類節目的門面,給春晚留下了“不說話”的記憶點。恰如2024總臺春晚上的舞蹈節目《錦鯉》,驚艷一躍,非常應景。
從不溫不火到大熱大火,總臺春晚舞蹈是當下舞蹈藝術受到熱捧的一個縮影。以本屆總臺春晚為例,獨立的舞蹈類節目達到了五個,其中舞蹈《錦鯉》在收視率上位列所有節目第二,歌舞類節目第一。此外,西安分會場和新疆分會場上的舞蹈元素也成為突出的亮點。從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可以看到以總臺春晚舞蹈為代表,大眾生活中的審美進入了提速升級的視覺時代。不說話的舞蹈是當之無愧的視覺藝術,每年的總臺春晚舞蹈也都會追求視覺欣賞上的升級。這次龍年總臺春晚的舞蹈同樣進行了深度的視覺創新,但因為緊緊抓住了春節主題和舞蹈本體這兩個核心要素而大獲成功。
與其他入選的舞蹈節目不同,舞蹈《錦鯉》是央視與北京舞蹈學院為本屆總臺春晚聯合創制的作品,開啟了全新的春晚訂制模式——春晚舞臺即世界首演。這個作品的創作和烘托氣氛的舞蹈編排也不一樣,是真正圍繞題材立意的主題創作。“錦鯉”本就有新年祥瑞祝福的傳統寓意,又恰逢龍年,“鯉魚跳龍門”構成了一個鯉與龍的有趣銜接和主題表達的升華。為了完成這個主題,湯成龍領銜的創作團隊在視覺呈現上煞費苦心,另辟蹊徑,通過創新的威亞技術營造了令人稱奇的“皆若空游無所依”的舞蹈動態——傳統的威亞裝置解決了“飛”和“游”的問題,結合彈力索裝置解決了“蕩”和“躍”的問題。這瞬間就讓舞蹈《錦鯉》的視覺樣式從所有舞蹈類節目中跳脫出來,讓“不站在地上跳舞”贏在了起跑線。
然而更重要的是,《錦鯉》的視覺升級來自于技術創新,但并未停留于技術層面。其原因就在于編創團隊將舞蹈自身極致的審美看作是視覺升級的核心,而不是依賴于技術本身。領舞華宵一和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大一的學生為之付出了艱苦卓絕的排練,讓舞蹈不被埋沒于外在科技的包裝之中。特制的技術裝置改變了慣常的舞蹈運動方式,但舞蹈自身的審美并未衰減,而是真正融入了威亞技術的運用之中,進而形成與特技表演截然不同的藝術表達內涵。包括整個舞臺影像以大寫意的方式營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同時以地面動捕裝置呈現互動的水紋蕩漾的意境,并不讓人覺得突兀與過分吸睛。作品中水與天的空間對照、飛與游的動作呼應、吉祥與詩意的情景融合,襯托著清澈的耳熟能詳的歌曲《大魚》的背景音樂,巧妙地讓視覺奇觀浮游而上,打動人心。以至于很多人在《大魚》的吟唱中看到精靈般躍動的錦鯉身影,忍不住感動落淚。當春晚主題與舞蹈藝術在威亞上相遇,不是技術贏了,而是技術加持下的藝術贏了。
2024央視總臺春晚創意年俗秀《別開生面》
同樣契合總臺春晚主題表達的舞蹈還有創意年俗秀《別開生面》和舞蹈《鵝鵝鵝》。前者以接地氣的民間小吃作為春節文化的打開方式,將人體動作與影像互動結合起來,可謂妙趣橫生。這個節目嚴格意義上并非“完整”的舞蹈,而只是抓住了舞蹈“調度”和“造型”兩個元素,借用影像俯拍的方式完成了具有年味的主題表達。穿梭組合的舞蹈造型變幻出貫穿東西南北中的春節飲食,視覺的身體舞動令人意想不到地轉換成為味覺的春節元素,好看又好玩。舞蹈《鵝鵝鵝》則走了創意混搭的路子,將駱賓王的《詠鵝》與芭蕾經典《天鵝湖》結合起來。《天鵝湖》本就是帶有童話色彩的成人世界的寓言,春晚歡樂氛圍中的雅俗共賞之“俗”,選擇從兒童的視角進入,是另一種“別開生面”。孩子們歪歪扭扭的“矮子步”和典雅修長的芭蕾形成鮮明的對比,成人世界的愛恨情仇在兒童世界的可愛與單純中化解成會心一笑,在潔白世界中定格留存。總臺春晚舞蹈在新春的主題創作,需要既貼合春節的主題,又不僅囿于節慶的歡樂氛圍,還要追求在藝術的審美中溫暖人心。
2024央視總臺春晚舞蹈節目《詠春》
還有兩個舞蹈則是從舞臺作品中入選的經典舞段,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舞蹈《詠春》登上總臺春晚舞臺之前就已經廣為流傳,是“舞”“武”結合的典范。舞蹈作為文武雙全的承載者,用藝術方式高度展現了武術文化與民族自信,塑造出以武示文、以文化武的文化意味。舞蹈開頭屏幕中的剪影與男舞者的出場巧妙銜接,在分秒間營造出詠春高深莫測與有容有度的底色。男舞者的獨舞表達出流動的棱角與力量,女舞者群像的質感呈現出柔美與剛硬并濟,搏擊之術豁然有了上善若水般的“包容”,正如中華功夫與中國氣度,在兼收并蓄中含蓄而有力。舞蹈《瓷影》則用“天青色等煙雨”的曼妙,將青白瓷器的意味舞活了。令人稱道之處在于作品借用了瓷器拉坯時所用的轉盤,讓舞者身處其上,隨之旋轉。舞蹈的視覺動態因而跳出常規,所表達的瓷器之美也因而靈動起來,在絲滑的“轉動”中生出“生氣”,動靜有致,婉約無邊。這兩個文化意味濃厚的節目都對舞蹈的視覺效果進行了精益求精的打造,力求體現出文化的深層內涵。
2024央視總臺春晚舞蹈節目《瓷影》
可以說2024總臺春晚舞蹈延續了近年來大眾對春晚舞蹈節目的高期待和高要求,在創意和跨界方面面臨著推陳出新的巨大挑戰。尤其在符合春節基調的限定下,舞蹈創意成為很重要的原發點。不同尋常的裝置、別出心裁的角度,科技手段的應用等等都凝結著艱難的創意點子,甚至讓舞蹈超出常規運動邏輯,帶來視覺升級的奇觀。但最后要取得真正的成功,仍然需要回歸主題,回歸舞蹈藝術本身,在表達的審美內涵上深入人心。一個節目在總臺春晚舞臺上跳完僅僅是表演的完成而非結束,只有創意所帶來的審美延伸與回味才是被觀眾長久記憶的對象。
龍年伊始,舞蹈藝術在2024總臺春晚中再開新篇章,讓我們真切觸碰到了視覺審美的時代。科技助推下的影像傳播悄然改變著文化傳播的方式,也影響著人們的視覺思維與審美方式——別多話,上圖上影像。正如今天的春晚早已不局限于電視直播,各類橫豎屏、大小屏都廣泛提升著視覺藝術的發展與創新。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意味著視覺的感受直擊心靈。這無疑是以舞蹈為代表的視覺藝術的機遇,舞蹈不需要文字的解釋,而是在抽象的思維與敏銳的直覺中,通過身體形象直觀而深刻地進行藝術表達。
以春節主題攜手舞蹈創新,以舞蹈本體領銜視覺升級,不說話的春晚舞蹈贏了,帶著愈新的視覺審美與文化價值,欣然躍向龘龘龍年。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