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峰區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緊扣“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模式,全面推廣“龍頭企業管兩端,中間生產群眾干”“企業統一供棒、訂單保價收菇、農戶建棚養菌”發展模式,全力加快食用菌產業基地建設,持續培育壯大優勢主導產業,不斷提升區域產業發展水平。
慶陽黑木耳菌種選育基地作為西峰區重點招引打造的食用菌產業示范項目,建成投產以來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為周邊群眾提供菌棒生產、技術支持等服務,讓食用菌產業逐步成為助農增收新的增長點。
慶陽黑木耳菌種選育基地采用國內先進的全自動菌棒裝袋機、高溫高壓滅菌鍋、全自動接菌線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培養架,自主研發和引進的優質菌種,讓科技成為產業發展的有力動能,助力產業高質高產。目前,基地已生產黑木耳菌袋500萬袋,計劃生產玉木耳菌袋300萬袋,今年春季的產能將達到800萬袋到1000萬袋。
慶陽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永久說:“我們今年一共引進了十個品種,進行小批量試驗生產,其中玉木耳有三個品種,黑木耳有七個品種,從十個品種中選取兩個抗低溫,早熟的品種,為明年的三茬種植奠定基礎。”
為了穩步擴大產業發展規模,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質效,今年,西峰區依托慶陽黑木耳菌種選育基地,在彭原鎮鄢旗坳村和后官寨鎮司官寨村新搭建標準化、數智化食用菌生產大棚300座,目前,司官寨村170座大棚已經基本搭建完成,鄢旗坳村部分大棚主體已搭建完成,工人們正忙著搬運物料、安裝部件,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著。
華蕈(甘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丁珂說:“西峰區數智化香菇全產業鏈一期項目是貫徹落實慶陽市食用菌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項目一期建設130余畝地,大棚130余座,目前已經建成了24座大棚的鋼架,130座大棚的地基和道路建設都已經完工,預計項目要到四月份完全結束。一期大棚建成以后,可以實現年產2000噸以上的花菇產量,創造產值四千萬以上。”
后官寨鎮司官寨村村委會副主任王立齊說:“我們司官寨村今年參與搭建大棚六個組,搭建大棚170座,現在主架基本完成,現在正在搭建出菇架子,三月底就能完成,四月初就可以上菌棒,四月十五左右就能出菇上市。”
西峰區還引進龍頭企業和科研團隊,建設菌種研發中心,不斷完善液態菌種培育、食用菌下游加工鏈條,積極構建“菌種研發、袋料生產、養菌出菇、加工銷售、菌糠利用”產業體系,目前,全區引進食用菌龍頭企業兩家,培育食用菌專業合作社6家,發展種植大戶15戶,已建成菌棒加工廠兩處,百畝以上生產基地3處,通過推廣先進種植技術,帶動村民群眾增收,為鄉村振興賦能。
西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左鵬博說:“在彭原鎮鄢旗坳村和后官寨鎮的司官寨村各建設一處百畝的數智化、標準化香菇生產基地,建設香菇大棚300座以上,帶動全區食用菌菌棒生產能力達到5600萬棒,食用菌的產品產量達到5400噸,食用菌產值全年達到2億元以上。”(記者:溫聰聰盤小美袁晨露)
責編丨張龍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