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式是一個經典的體式,Vrksasana源自梵文——“vrksa”的意思是樹,“asana”的意思是姿勢。事實上,平衡姿勢需要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
改善平衡感,激活身體幾乎所有的肌肉,增強腿部肌肉
增強髖部和腳部的肌肉,打開胸腔,集中注意力,加強內心的平靜
激活并協(xié)調海底輪(根輪)和眉心輪(第三只眼)
山式開始。肩膀放松地向后和向下沉,胸部打開。核心肌肉被激活,大腿活躍。
將重量轉移到你的左腿上,以受控的方式盡可能向上抬起右膝。然后,將腳底放在大腿上,或者(更容易一點)放在小腿上,或者將腳趾放在地上,腳越高,平衡就越難。
雙手放在胸前合十。當您感到安全穩(wěn)定時,將手臂伸過頭頂并合攏手掌,保持肩膀放松并遠離耳朵。
練習技巧找到一個drishti(凝視點),將目光集中在這一點上。這使您更容易保持平衡。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將腳放在膝蓋上,應放在膝蓋下方或上方。
膝蓋盡可能指向側面。在體式過程中放松面部肌肉!
樹式解剖支撐腿的外展肌偏心工作。如果它們太弱或太緊,自由腿一側的髖部會上升,旋轉肌(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肌和外部肌肉)會嘗試穩(wěn)定骨盆,使其向外旋轉,而不是保持水平和旋轉。
腳和腳踝的力量和適應性越強,單腿站立時找到平衡的機會就越多。
膝蓋外旋抬腿是一項非常復雜的肌肉運動:髖屈肌抬起膝蓋,但由于外旋和外展也涉及髖部的伸展。為了隨后將腳壓在支撐腿上并保持膝蓋遠離側面,髖關節(jié)必須內收而不屈曲。前內收肌,例如恥骨肌使髖部向前傾斜,同時在內收時另外向內旋轉抬起的腿。
適合初學者的變體a)腳踩在地上,腳跟在支撐腿的腳踝處。
這是最穩(wěn)定、最安全的版本。雙腳著地站立,只抬起一只腳跟,支撐在另一條腿的腳踝上。
b)腳放在小腿上
這個變體有點不穩(wěn)定,但不像完整體式那么不穩(wěn)定。將腳放在支撐腿的小腿上。
高級樹式變體腿呈半蓮花的樹式
將腳的外邊緣放在支撐腿的腹股溝處。這會增加髖部的伸展度。彎曲膝蓋,并盡可能向前向下,以保持背部伸直和胸部打開。
閉著眼睛的樹式
視覺輸入是我們平衡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幫助我們確定我們相對于環(huán)境的位置。閉上眼睛,身體必須更多地依賴來自內耳的信息和動覺(對身體位置和運動的感知)。因此,閉著眼睛保持單腿平衡是一項相當大的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