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塑夢,凡人追光,剛柔并濟,舞武交融,上周末,由中國舞壇“雙子星”韓真、周莉亞執導的舞劇新作《詠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連演3天5場,燃爆全場。演出結束時,演員們謝幕八次仍然掌聲如潮,喝彩聲不斷。

王徐峰攝
五大功夫門派輪番對決舞段燃爆全場
提起“詠春”,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便是一代武林宗師葉問最擅長的“詠春拳”,以及助推詠春、葉問名揚四海的中國功夫電影。舞劇《詠春》正是巧妙地采用“雙線索”結構,將葉問赴香港打拼的經歷和電影《詠春》劇組的拍攝歷程在劇中并行展現;同時,舞劇《詠春》還創新融合了國家級非遺與嶺南民俗文化“詠春拳”和“香云紗”。既有俠肝義膽的英雄主義,快意恩仇的武林江湖,也有柔腸百轉的兒女情長,熱血燃情的家國情懷……雙線索、雙場景、雙非遺,鏈接了傳統和當代,帶來了兩個時代的同頻共振,讓不同時代的故事與人物,產生彼此呼應,既展現出了聚光燈下的英雄風采,也關切著平凡崗位上的追光者夢想。因此,這也是一部致敬每一個懷抱理想奮斗的普通人的作品,有著強烈的時代精神。
舞劇《詠春》以一劇組拍攝電影《詠春》為引,拉開全劇大幕。由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常宏基飾演的“葉師父”遠赴他鄉,懷抱“詠春堂”牌匾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館街,想為詠春開一扇門;而舞臺上的片場中,劇組眾人同樣懷抱夢想奔赴山海,追尋心中的一束光……劇中,最令人熱血沸騰的篇章,當數詠春拳、螳螂拳、八卦掌、八極拳、太極拳五大功夫門派高手悉數登場,進行對陣的燃情場面。表演者用行云流水般的舞蹈藝術展現精彩卓絕的武學招式,在轉臺光影和飽滿音樂營造的如同電影大片一般的“武林江湖”中,詮釋著武學之美和武德精神,也深深感染著臺下的觀眾。
除了充滿陽剛之氣的對決舞段,浪漫唯美的雙人舞,柔軟飄逸的“香云紗”,則展現了英雄的俠骨柔情和對家鄉與親人的深切思念。劇終,當舞臺上打出“英雄站在光里,而我們,愿是那束光”的字幕時,更是提升全劇主旨,引發全場共鳴。
舞劇藝術不斷探索中國表達
從《沙灣往事》到《永不消逝的電波》《只此青綠》這些爆款大獎舞劇,再到《詠春》這部再次引起轟動的新作,韓真、周莉亞的作品中一以貫之的不僅是對舞劇藝術的不停探索與創新,更是對中國舞劇精神的不斷追求與弘揚。正如周莉亞今年在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上談到自己創作思考時所說:“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不是一句口號。對創作者而言,眼中有平凡人、老百姓,看得到真正意義上的人民,作品里才能夠描摹他們的形象,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也正如舞劇《詠春》場刊中所寫:“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武林,少數人成為英雄,大多數人成為了照亮英雄的光。當無數個微弱的光點亮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光是由無數個平凡人塑造的。”
(原標題:舞蹈藝術精妙嫁接中國功夫)
流程編輯:U022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