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劇照
《夢華錄》再有幾集就要結束了,這部根據關漢卿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改編而成的電視劇,自從播出后,就備受觀眾追捧,一時間成了大家茶余飯后閑聊的主題。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可不是劇中敢愛敢恨的趙盼兒,而是隱藏在這部電視劇背后真正的大女主,北宋奇女子劉娥的故事。
講講她是如何從一名小小的已婚歌姬,逆襲成為母儀天下皇后的故事。
說到北宋皇后劉娥,大家都有些陌生。但是一說到京劇名段《貍貓換太子》,大家可能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心狠手辣,居心不良的劉妃就這個劉娥啊。
其實,在歷史上劉娥是宋真宗趙恒非常寵愛的妃子,也是一位對宋代趙氏政權的穩定,做出過非常重要貢獻的女政治家。
《夢華錄》中劉柯君飾演的劉娥
01.為了生存,學會變通
按照《宋史》記載,劉娥出身在官宦之家,她的父親劉通曾是宋太祖趙光義時期的武官。
本來,依照這樣的“人設劇本”,劉娥做好“官二代”中的“白富美”就好。
但是誰曾想,天有不測風云,劉娥年幼時,她的父母便相繼去世,于是這個可伶的孩子,早早就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這種看人眼色的生活,使得劉娥從小就很懂事,于是當她的年齡稍稍大些的時候,她便開始學習歌唱、擊鼓。
她的歌聲婉轉悠揚,她的鼓聲鏗鏘有力,兩種鮮明的對比,一時間讓她成了蜀地新秀。
但是,靠游走街頭賣唱,不僅不能幫助她貼補家用,而且還會讓她陷入到地痞無賴的糾纏中,于是十四歲的劉娥不得不嫁給一個叫龔美的銀匠。
《清明上河圖》中的汴京盛景
婚后,懷揣著夢想的小兩口,一路南下來到北宋的都城——汴京,想在這里打拼一番。
可惜,夢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眼瞅著從家里帶來的錢越來越少,于是這個昏了頭的小銀匠,便決定用“合離賣妻”的方式,為自己找條出路。
令人驚訝的是,劉娥竟然同意了龔美的要求,也許,那時的劉娥已經琢磨出自救的方法,來了“大城市”還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憑著劉娥的美貌,既然左右是“吊”,那就“吊”一個可以攀高枝的好地方吧。
于是,劉娥就被賣到了襄王府。襄王趙恒,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有句著名的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出自他所撰的《勵學篇》。
《大宋宮詞》中劉濤飾演的劉娥
02.韜光養晦,厚積薄發
劉娥進入襄王府之后,憑借自己出眾的外貌,獨有的聰慧和動聽的歌聲,很快便得到了趙恒的寵愛,一時間在襄王府獨領風騷。
也許在感情上,劉娥不懂收斂,趙恒過于張狂,反正沒多久,這件事情很快便傳到了宋太宗的耳朵里。
當太宗得知,自己兒子身邊還有這樣一個來歷不明、身份卑賤的女子時,勃然大怒,對趙恒大聲斥責的同時,還命令他,立刻把這個令人生惡的女子趕出王府。
雖然,趙恒心中一百個不愿意,但是皇命難違,他只好把劉娥偷偷安置在下屬張耆的家中,誰知這一藏就是15年。
按理來說,遇到這樣的變故,一般女子都會做出過激的反應,但是劉娥面對突然的變故,既沒有像其它女子一樣驚慌失措,無所適從,也沒有以哭天喊地、自尋短見的形式來威逼趙恒。
而是鎮定自若地接受著命運的安排,因為她清楚地知道,憑自己當前的能力,還不足以改變什么。
只有養精蓄銳、默默努力,靜待時機,才能讓自己爭取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
于是,在這幽居的15年里,劉娥并沒有荒廢時間,而是潛心鉆研史書,不斷積累知識。
讓自己從一個街頭賣藝的孤女,成長為滿腹經綸的才女,為以后“治理天下”“肅清政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3.不急不躁,行事沉穩
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太子趙恒繼承大統,成為了歷史上的宋真宗。
即位后的趙恒立刻將劉娥接到宮中,此時的劉娥已經29歲。
初到后宮,她沒有任何名分。有的是,趙恒對她一往情深的愛戀。她并不因為趙恒對她這份深情恃寵而驕。
相反,她做事低調沉穩,對皇后禮敬有加,對嬪妃體貼入微。沒過幾年,她的做事風格就讓她一路開掛。
從美人開始,一直飆升到德妃,其升遷速度之快,令其他后宮女子望塵莫及。
公元1007年四月,宋真宗的第二位妻子郭皇后因病而薨。宋真宗想把劉娥立為皇后,卻遭到以寇凖為首的群臣反對。
他們以劉娥“出身微賤,不可以為一國之母”作為理由,堅決反對。一時間因為立后的事情,弄得朝堂上唇槍舌戰,君臣不和。
最終,趙恒敗下陣來,為了表示對劉娥的歉意,他許了劉娥管理后宮的權力,于是在這段時間內,就出現了戲文中“貍貓換太子”的事情。
既然是戲文,免不了虛構與夸張。但是,據史料記載,公元1010年四月,劉娥將自己貼身侍女李婉兒所生的皇子,據為己有,并且將這個皇子交給和自己一向交好的楊妃所撫養。
這個皇子便是趙恒唯一的兒子趙禎。
04.抓住機會,一擊斃命
有了皇子的加持,在公元1012年,44歲的劉娥名正言順地成為了趙恒的第三位皇后,迎來她人生的高光時刻。
只是,劉娥成為皇后沒有多久,趙恒就開始生病。于是,在公元1018年八月,宋真宗趙恒將年幼的趙禎立為太子。
次年春天,宋真宗病情加重,朝政事務的處理實際上取決于劉娥。
根據史書記載:劉娥身為皇后,在處置宮闈的事情上,能夠做到有理有據,沒有大的紕漏;能夠在宋真宗下朝之后,陪伴其批閱奏章,參與國事的處理。
就這樣,因為趙恒的信任,因為自己的能力,劉娥就在這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批閱奏折,掌控了朝政大權。
而此時的太子如同虛設,儲君的能力得不到鍛煉,這自然會引起眾位大臣的強烈反對。
但是,此時的劉娥已不是初來宮中任大臣們口誅筆伐的柔弱女子,她聯合丁謂和曹利用等其他朝廷大臣,最終將以寇凖為首反對她的政治勢力徹底擊敗。
《清平樂》中吳越飾演的劉娥
05.撥亂反正,重振旗鼓
公元1022年,55歲宋真宗趙恒駕崩。他留下御詔:尊皇后劉娥為皇太后,軍國大事權由她處置。
這個寵愛了劉娥一輩子的男人,不僅給了她獨一無二的恒久愛情,而且還給了她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榮耀。
劉娥臨朝,“威震天下”。公元1024年,56歲的劉娥身穿帝王龍袍,參加了朝廷為其舉辦的冊封大典。
此后,劉娥更是將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發揮到極致。
她先是下令將宋真宗親自發起的“天書運動”,隨同宋真宗一起下葬永定陵,停止天下宮觀的營造,徹底終結了這場擾動大宋王朝14年之久,勞民傷財的泰山封禪儀式。
劉娥雖然果敢睿智,謀略深沉,可是一個人面對諸多事務時,她還是發現自己勢單力薄。
就連曾經幫助過她的宰相——丁謂,此刻也是心懷叵測,這位昔日的盟友,也想趁機架空劉娥,挾天子以令諸侯,將這對孤兒寡母玩弄于股掌之間。
好在,劉娥早已洞察了丁謂的不臣之心。于是,她暗中派人搜集丁謂的罪證,最終找機會將丁謂貶至崖州。
此后,大宋朝局逐漸走向平穩,她協助仁宗(趙禎),完成了政權的平穩交接。并將一個朝堂穩定、百姓安定的大宋交到了宋仁宗趙禎的手中。
于是,后世就有了對劉娥,這個宋朝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主,這樣的評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就這樣,這個不一般的女子,以自己獨特的經歷書寫著改變人生的大宋傳奇:出身不好、二婚怎樣?只要敢于改變、重啟人生,什么時候都不晚!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