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春早
文/陳玉軍
一早醒來,伸個懶腰,透過陽臺玻璃窗遠眺,晨曦微光中,明湖盡收眼底。到湖邊走走,去感受一下明湖春色,應該不錯吧。
明湖,說是湖,確切地說其實是河,是射陽河臨海裁彎取直時留下的舊河道,因南如弦月,北似太陽,而謂之。明湖水面開闊,風光旖旎,遠離塵囂,備受人們喜愛。
正是由于喜歡明湖景美,我們家就買了明湖畔的明湖之星小區的住房。搬居后,每到空閑時刻,我與妻經常到明湖邊散步。不知是天氣寒冷的原因,還是身體不適的緣故,春節前后這段時間很少到明湖玩,原本親近的明湖疏遠了。
不知不覺間,來到了濱湖公園。公園以水為脈,傍湖而建,繞綠成環,曲徑通幽,既可游又可賞亦可憩,是休閑游玩的好去處。出乎意料的是,雖然已近春分,但公園少見人影,我想象的春意難覓。
帶著尋找春天氣息的好奇,我刻意搜尋著。忽然,一陣淡淡的馨香伴隨微風飄過來,沁人肺腑。循著香味,一株紅梅映入眼簾。滿樹粉紅,一簇簇宛若團團云霞,在纖細的枝丫肆意綻放,似是快要漫出來,盡顯俏麗。恍惚間,一瓣梅花像一只小巧玲瓏的粉蝶,在空中悠悠地打著旋兒,輕輕地、柔柔地落到樹下。落紅鋪就的地面,一株株枯草也泛出綠意,勃發出盎然生機。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如雕塑大師羅丹所說,明湖的春天已經來臨,只是我沒有發現。一陣竊喜過后,穿過濱湖公園,徑直來到湖邊棧橋,一種心曠神怡放飛自我的感覺油然而生。
憑欄遠眺,水天一色,薄薄的霧紗籠罩著青碧色的湖面,平和中透出安祥。對岸靜穆的息心寺和散落的明湖人家若隱若現,柔和而朦朧,神秘而迷人,仿佛置身天堂,宛若人間畫境。霧氣漸漸散去,太陽緩緩升起,一縷縷金色的光線傾瀉而下,寧靜的湖水像剛睡醒的孩子,頑皮地跳躍不定。一群野鴨也撲棱撲棱地游弋過來嬉戲,水光瀲滟的湖面頓時熱鬧起來,“嘎嘎、嘎嘎”,不時與湖岸樹叢中清脆的鳥鳴聲遙相應和。“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隨著我不經意的吟誦,野鴨似乎受到了驚嚇,振膀掠過湖面,時而高翔,時而低回,時而落在湖面,蕩起一串串水花,留下一行行淡淡的身影。
碧波蕩漾惹人醉,明湖初春分外美。我繼續漫步在蜿蜒曲折的湖堤,自由自在地呼吸著純凈的空氣,沐浴著清晨第一縷陽光的溫暖,享受著來自大自然的清新與愜意。石羊開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天賜息壤造就了明湖的神奇雋永;自然天成、滄海桑田、一地安瀾、日新月異……河風湖韻見證了明湖的綽約綿長。正當我樂不思歸的時候,剛吐露出鵝黃與嫩綠的垂柳輕輕拂動,從臉龐蹭過,猶如嬰兒的手,癢癢的、酥酥的,把我從無限遐想中“喚醒”。
河湖是大地之脈,滋潤哺育著生靈萬物。明湖與九曲十八彎的射陽河同為一體,流淌著的是與射陽河同樣的血液,這一灣碧水蘊涵著幾多鄉愁,承載著多少美好向往。春光不負人,人勤春來早。待到春雷響萬物長的時候,明湖一定更美。
(本文系水緣文學(ID:sywxwk)原創首發,作者:陳玉軍)
作者簡介:陳玉軍,江蘇鹽城射陽人,供職于縣級機關,有多篇新聞、散文、詩歌和理論文章,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省市紀委監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組織人事報》《》《學習月刊》《黨的生活·反腐倡廉版》及《》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學習強國》平臺等主流媒體發表。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