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舞蹈藝術走出去,讓世界同行更好地了解發展中的中國藝術,強化中國風格、中國特色,提升藝術話語上的能力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是北京舞蹈學院為建設世界一流舞蹈高等學府擬定的目標。
對標這一方向,舞者們不僅要能用肢體向世界展示中國舞蹈的美與氣派,還要能用雙語介紹并傳播中國舞蹈。培養能對外傳播中國舞蹈文化與歷史理論的人才勢在必行。
舞蹈領域的中外交流具有天然的可通約性。舞蹈通過人類共有的肢體形式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呈現了可感悟、可想象、可意會的視覺藝術,可以跨越時間、空間、歷史、文化、民族、宗教、性別和年齡,成為“通語”。構建中國舞蹈對外傳播話語體系,要從人類共通的情感、共識、文化認同角度出發,形成雙向互動模式即既要有“世界如何看中國”視角還要有“中國如何看世界”的立場。傳播中國舞蹈藝術價值理念要有整合內外關系的自覺。這種自覺并不是主觀臆斷,而是要從不同文化體系里找到能引發共鳴的內容及傳播方式。同時,還要有中國舞蹈對外傳播話語權主導與“引跑”意識。
中國舞蹈作為古老而豐富的藝術形式,匯集了多民族風格、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照見了中國的哲學觀念、審美價值和社會生活,在世界舞蹈舞臺上展現了獨特的魅力。但由于涵蓋了多種類、多風格,如古典舞、民族民間舞、漢唐舞、敦煌舞、宮廷舞等,中國舞蹈很難一言以概之。構建中國舞蹈對外傳播話語體系,要培養了解其復雜內涵與獨特風格的外語人才,準確表達中國舞蹈的文化內核、流變與強大的生命力。借助不同國度語言輔助解讀,以適合國際傳播的表達方式使世界觀眾更容易了解和欣賞中國舞蹈。同時這也有助于國外學界、文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舞蹈及其背后的中國藝術理念,促進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學習、創生發展。
中國舞蹈的世界表達需要將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元素相融合,展現中國舞蹈的時代精神和國際化視野。此外,還要加深中國舞蹈的教育不斷向世界舞臺推進,與國際舞蹈界進行廣泛的交流合作。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舞蹈家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級的舞蹈比賽和演出,贏得了國際贊譽。同時,不少國外高校開始開設中國舞蹈課程,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前來學習。這些課程在傳授舞蹈技巧的同時,還強調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學習,增進了全球范圍內對中國舞蹈的認識和欣賞。隨著世界文化交融的加深,中國舞蹈在國際合作中不斷創新,與其他國家的舞蹈藝術融合發展,產生了許多新的舞蹈風格作品,與其他文化藝術形式共同構建一個多元化的世界舞蹈生態。
總之,隨著中華文化的日益傳播,中國舞蹈在世界舞蹈藝術的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中國文藝工作者,我們既要去探尋舞蹈身體文化基因,也要拓寬專業視野,樹立國家文化形象多樣性表達,著力提高中國舞蹈的感召力和國際傳播影響力,以多元的美學形態展現繽紛多彩的世界,這或許是舞蹈最美的表達。(作者系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