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劉平平”這個人的名字,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但是,劉平平的父親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和母親“第一夫人”王光美,卻是在共和國歷史上被人民永遠銘記的人物。
然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命運并沒有眷顧這名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孩子。1998年,劉平平因為腦瘤破裂癱倒在了床上,永遠成為了一名植物人。
(劉少奇之女劉平平)
身為劉平平母親的王光美,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一度感到悲痛欲絕。但是,在此之后,王光美竟然將劉平平一個人鎖在了屋子里,不允許任何人前去探望。
平日里性情溫和,待人和善的王光美,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能狠下心來的母親,可她為什么要做出將女兒劉平平單獨鎖在屋子里,不準許他人看望這樣在旁人眼光中,讓人難以理解的舉措呢?
(王光美與劉少奇)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即將成立的喜悅,一名女嬰在劉少奇的家中呱呱墜地。這是劉少奇和第六任妻子王光美之間的第一個孩子。劉少奇夫妻二人決定,為這個孩子取名為“劉平平”,寓意是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平凡之中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yè)。
(王光美與劉平平)
實際上,劉平平的父母:劉少奇和王光美,正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人。
1959年,劉少奇就任國家主席后不久,便接見北京清潔工時傳祥。在眾人的目睹下,身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緊緊握住了掏糞工時傳祥的手,并且對他和藹地說:
“你是國家的掏糞工,我是國家主席,我們都是為這個國家干革命的,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只不過是你和我的分工不同罷了。”
(劉少奇與時傳祥握手)
劉少奇的這一番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激動地鼓起掌來,人們打心眼里為劉少奇這樣一位關心人民,貼近群眾的同志能當選國家主席而感到高興。
而劉平平的母親王光美,則同樣追隨著劉少奇的腳步,堅持做一名親民愛民的“第一夫人”。20世紀60年代,身為“第一夫人”的王光美不惜自己的身份,親自到河北省撫寧縣盧王莊公社的桃園大隊,下地視察工作,和當地的農民打成一片,過著和農民一樣吃糠咽菜,穿土布衣的生活。經歷過這一番考察后,王光美將自己的基層考察經驗總結并上報給國家,提出改革和發(fā)展經濟的良策,這就是當時盛行一時的“桃園經驗”。
(王光美與劉少奇)
身為劉少奇和王光美女兒的劉平平,從小時候起,就受到了父母的言傳身教,立志要在長大成人后,做一個國家的棟梁之材。6歲時,劉平平被送往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就讀。在學校求學期間,她從始至終牢記父母的嚴格教誨,從未和身邊的同學說過自己是劉少奇家的孩子。
在生活方面,劉平平也是處處節(jié)儉,省吃儉用。無論是去上學,還是放假后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劉平平都是以一件舊外套示人。劉少奇和王光美對劉平平的家教非常嚴格,從小就告訴她:現在國家剛剛成立,一切百廢待興,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勤儉節(jié)約。
(劉少奇一家)
只有每隔兩三年過一次春節(jié)時,王光美才會給劉平平買上一件她想要的新衣服。面對著父母對自己的嚴苛要求,劉平平從始至終都非常理解。因為雖然她從來沒有對外說過,自己是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孩子,但是她自始至終都明白:自己是共產黨員的孩子,因此更要嚴格地要求自己,在同齡人中做出榜樣。
艱苦樸素,勤奮好學的劉平平,打小就受到了中南海大院里面各位國家領導的喜愛。每逢閑暇,周恩來就邀請劉平平來到自己家中做客,把劉平平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和她一起拍照合影。而毛主席也打心眼里喜歡這個機靈可愛的小女孩,為此主席還教過年幼的劉平平學習游泳。
(毛主席與劉平平握手合影)
眼看著自己的女兒劉平平越來越大,劉少奇和王光美都感到非常欣慰。一天,劉少奇對王光美說道:“希望我們的平平,將來能夠成為和雷鋒同志一樣的人。“
事實證明,長大成人后的劉平平,并沒有辜負王光美和劉少奇夫妻二人的希望。然而,在成長的道路上,劉平平還有她的父母,經歷了太多人生的坎坷。
(劉平平一家合影)
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身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在事業(yè)上一度受挫。1968年,劉少奇辭去了國家主席的職務,在家中一直臥病不起。
晚年的劉少奇,患上了肺炎,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飽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然而,因為種種歷史原因,身患重病的他遲遲沒有得到醫(yī)治。1969年11月12日,劉少奇赫然長逝,享年71歲。
劉少奇的不幸經歷,讓王光美和劉平平也遭遇到了波折。劉少奇病重之際,劉平平正在北京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讀初中。一天,劉平平在放學的路上遭遇車禍,并車壓斷了雙腿,急需送往醫(yī)院進行手術治療。得知孩子發(fā)生意外的王光美心急如焚,她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準備動身前往醫(yī)院看望昏迷不醒的女兒。
但令王光美沒有想到的是,在前往看望女兒的途中,她被一群學生無辜扣押,然后就被關進了秦城監(jiān)獄,從此蒙受多年不白之冤。
(王光美與宋慶齡合影)
就這樣,在遭遇車禍后,昏迷不醒的劉平平,幾乎是一個人從這場意外中挺了過來。當她接受過手術蘇醒過來,得知前來看望自己的母親在途中被人拘捕,關入監(jiān)獄后,不禁潸然淚下。
或許是上天要再多給劉平平一些人生中不平凡的磨礪,大病初愈后的劉平平,因為家中的變故,并沒有回到學校。而是在康復之后不久,便被下放到鄉(xiāng)村參加工作,而劉平平被安排去工作的地方,竟然是又臟又累的馬廄。
(王光美,劉平平一家合影)
雖然王光美和劉少奇打小就教育劉平平學會吃苦耐勞,但是馬廄里面養(yǎng)馬這樣粗重的體力活,對于剛剛經歷過一場手術的劉平平而言,顯然超過了她體力所能承受的范圍。此前從來沒有過喂馬經驗的劉平平,在喂馬時被性情暴烈的馬駒踢得臉上,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然而,對于這些經歷,劉平平從未有過絲毫怨言。
從主席家的孩子,到馬廄中無人問津的喂馬女中學生,劉平平的人生堪稱是一落千丈。有很多人以此為由,開始逐漸疏遠劉平平,甚至對她投以冷淡的白眼和譏諷的嘲笑。但是,劉平平從來沒有動搖過自己對個人前途,對國家命運的信仰。她自始至終相信:父母一輩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奮斗的國家,是值得她去熱愛的,她也相信終有一日,真相會大白于天下。
(劉平平)
1976年,在馬廄中屈身工作多年的劉平平,終于因為歷史的契機而重新獲得了自由。國家和社會予以了她相應的補償,多年的不公待遇終于在此結束。然而,此時的劉平平還并沒有忘記還被關押在秦城監(jiān)獄中的母親王光美。她拼盡全力,四處奔走,只為早日能讓母親重獲自由,更為了讓歷史的真相能夠大白于天下。
劉平平急于救母的一片孝心,感動了所有人。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劉平平的母親王光美最終被批準無罪釋放。闊別已久的母女二人終于得以再次相逢,兩人相見不禁抱頭痛哭,喜極而泣。
(劉平平一家合影)
在此之后,劉平平的父親:劉少奇,也在歷史上被重新予以了公正客觀的評價。劉平平不禁感慨道:“父親的名譽恢復了,我也可以開始過起一段正常的生活了。”
然而,劉平平身為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女兒的身份,也一度給劉平平在生活中帶來了不小的苦惱。為此,劉平平決定跟隨母親的姓氏,改名為“王晴”,寓意漂泊大雨過后,終于迎來晴空,自己終于可以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劉平平一家)
因為年少之時經歷的波折,劉平平一直為自己沒能接受完系統的教育而深感遺憾。于是,改名“王晴”之后的她,重新回到了校園,想要繼續(xù)學習充電,彌補自己這些年來落下的功課,將來做一個有益于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
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奮刻苦的劉平平很快便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美國紐約亨特學院,獲得食品專業(yè)學士,營養(yǎng)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留學的幾年時間里,劉平平沒有忘記父母的教誨,從始至終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學習上,不久之后,她就又一舉考中了哥倫比亞大學營養(yǎng)教育碩士和博士學位。
(劉平平)
學業(yè)有成的劉平平,在畢業(yè)之后婉言謝絕了在美國移民工作的優(yōu)厚待遇條件,不惜飄洋過海,重新返回到祖國。劉平平后來擔任北京食品研究所所長,主持了中國第一條工業(yè)化豆?jié){的生產線,讓20世紀上半葉還十分珍貴的豆?jié){,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為中國的食品工業(yè)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遺憾的是,長年的積勞成疾讓劉平平患上了腦瘤。1998年,劉平平突然腦瘤破裂,永遠失去了意識,成為了后半生只能癱倒在床上的植物人。
(劉平平)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噩耗,身為母親的王光美一時間難以接受:昔日里,女兒為了讓自己重獲自由之身而四處奔走。如今,她眼看著自己孝敬的女兒成為了植物人,竟然無能為力幫助女兒分毫。
于是,王光美在后半生毅然肩負起了照料女兒的重擔。但令人詫異的是,除了王光美自己和她的家人之外,她不準任何人前去探望她的女兒:這是因為劉平平突然患病的消息,牽動著每一名黨員的心,眾人紛紛準備探望劉平平。但王光美考慮到劉平平畢竟是自己和劉少奇的女兒,著實不應該享受這樣特殊化的待遇,王光美正是從公心的角度,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王光美與年幼時的劉平平合影)
即便是在命運的嘲弄和無情的意外面前,王光美依然選擇將自己的個人家庭置之度外,從始至終將國家的事情放在比什么都重要的位置,這樣大公無私的精神,又怎么不令人欽佩?
獨自一人,不辭辛勞照料劉平平的生活,貫穿了王光美的后半生,而晚年的她本人實際上也飽受乳腺癌的折磨。2006年,王光美因病逝世,享年85歲。3年后,王光美的孩子劉平平因病逝世,享年60歲。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