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演員優不優秀,看的不是人氣,而是他的實力和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誕生了許多藝術家,然而很少得到國家的認可,獲得過“人民藝術家”美譽的僅有5人。他們個個德藝雙馨,為演藝事業發展貢獻出力量,深受人們的愛戴。
可惜,這5位人民藝術家,已經有3人遺憾離世,目前僅有2位在世,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94歲高齡,年齡最小的也有87歲了…….
常寶堃(1922.5.5——1951.4.23)
常寶堃出生于河北張家口,自幼跟父親學習戲法,并跟父親登臺演出。別看他笑,可每次登臺,總是會逗得臺下觀眾捧腹大笑。
后來在父親的幫助下,他順利拜師相聲大師張壽臣。得益于名師的傾囊相授,他很快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
在1938年舉辦的“夏季游藝會”中,他憑借扎實的功底一戰成名,此后組織了“兄弟劇團”,到處演出,塑造了許多經典的作品,如《耍猴兒》、《鬧公堂》、《批三國》。
在抗美援朝時期,他跟隨國家組織的慰問團奔赴前線,通過演出的方式對士兵們進行慰問。然而在慰問期間,環境惡劣,到處炮火連天,他不幸在美軍的轟炸中犧牲,年僅29歲。
國家和人民不會忘記他所做的貢獻。他被天津政府追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他的英勇事跡,將會被后人永遠懷念。
常香玉(1923.9.15——2004.6.1)
出生于河南的常香玉,在9歲那年,便跟隨父親拜師學習豫劇。
12歲那年,在父親的帶領下,她憑借《西廂》這個作品,成為了開封小有名氣的演員。隔年,她通過在舞臺上表演的《泗州城》,很快名聲大噪。
也就是在那一年,她在父親的幫助下成立了一家戲曲研究社。
表面上,她是一個舞臺表演者,實際上,她是一名積極的抗日工作者。為了宣傳抗日,她創作了《打土地》等熱門作品,通過演出后,許多人紛紛投身到抗日的隊伍中。
在培養藝術人才上,她也持續努力著。在25歲那年創辦了“香玉劇校”,致力于培養新人。
抗美援朝期間,她率領劇團到全國各地進行巡回演出,所籌得的款項全部捐給國家,甚至不惜賣掉自己的小轎車,幫助國家渡過危難時刻。
捐錢還不夠,她在1953年4月開始,奔赴在朝鮮前線進行慰問演出,通過多達180場的演出,鼓舞了戰士們的士氣,為抗美成功出了一份力。
在往后的歲月中,她表演了許多優秀的豫劇,如《花木蘭》、《西廂記》、《紅燈記》……
她的藝術生涯,不單單又持續不斷地作品輸出,還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在她的培養下,李金枝、虎美玲、孫蘭香等優秀的戲曲演員都嶄露頭角。
年齡上去后,她消失在舞臺上,開始著力于公益事業,在一些重大活動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4年,常年飽受宮頸癌困擾的她因醫治無效離世,享年81歲。
離世一個月,她被國務院追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她那偉大的一生,將永遠被人銘記。
秦怡(1922.1.31——2022.5.9)
1922年,她出生于上海。從小就熱愛藝術的她,畢業后意外的學起了商科。在校期間,她在參演了話劇《放下你的鞭子》之后,便徹底愛上了表演。
為了能夠追求自己的表演夢,她甚至離開自己的封建家庭,通過加入“中萬劇團”的方式,走上了演繹道路。
1938年,她以實習演員的身份進入中國電影制片廠,隔年,通過一部《好丈夫》順利出道,成為了一名影視演員。
在她的表演生涯中,一共塑造過無數經典的角色,在《大地回春》、《天國春秋》、《無名氏》、《遙遠的她》中都有過精彩的表現。
新中國成立之后,她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成為了國內優秀的女演員。
2019年9月17日,她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同年還獲得了“最美奮斗者”的美譽。遺憾的是,在2022年5月9日,她因病離世,享年100歲。
郭蘭英(1930.12.31——)
出書鞥與1930年的她,6歲便拜師學藝,也許是先天的表演天賦,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她很快成為了當地的紅人。為了能夠成為更加優秀的藝術表演者,她在11歲那年拜師名師,青衣、花旦、刀馬旦樣樣都學。
1946年,她加入到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自此開始了歌劇事業。在文工團期間,她表演的《白毛女》、《王大娘趕集》、《兄妹開荒》等深受觀眾的喜愛。
新中國成立前夕,她更是跟隨國家組織前往匈牙利進行演出,在國際舞臺上,以一曲《婦女自由歌》獲得了獎項,成為了第一個在世界大舞臺上拿獎的中國人。
郭蘭英的經典曲目特別多,如《東方紅》、《南泥灣》、《一道道水來一道道水山》……
年齡大了之后,她退出熒幕,開始培養新人,創辦了一所藝術學校,致力于更多人才的培養。
2019年9月17日,她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同年,她還獲得了“最美奮斗者”、“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稱號。
如今的她已經94歲的高齡,身體倍兒硬朗,時不時還會活躍在舞臺上。
夏菊花(1937——)
出生于安徽一個貧苦家庭的她,在5歲那年便因為家里生活壓力大,而被送往馬戲班學藝。小小年紀的她不得不跟隨馬戲班到處表演雜技,日子過得很艱難。
在表演雜技的過程中,她吃了不少苦,好幾次差點丟掉了性命。不過正是那段艱苦的時光,為她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1950年,她來到漢口“民眾樂園”的舞臺,前所未有的感受讓她堅定地選擇留在這里。憑借著出色的深受,她很快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雜技演員。她表演的《柔術》、《頂碗》、《柔術咬花》成為了經典。
在第六屆青年聯歡會中,拿到了“金質獎章”。在抗美援朝時期,奔赴前線進行慰問演出。她在舞臺上不顧個人安慰的表演,讓臺下戰士看得熱血沸騰……
隨后,她先后在海內外40多個國家進行表演,令海外人士大為震驚。高超的技藝水平,她獲得了國家授予的“頂碗皇后”稱號,更是在2004年,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如今的夏菊花已經87歲,長時間消失在舞臺上的她,也許正逐漸被人遺忘,但她的事跡將永遠鼓舞著我們。
人民藝術家為國家做出過卓越的貢獻,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健在的藝術家身體康健,平安喜樂。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