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記者利聲富
“這是根據陵水當地氣候與土壤條件,選用海南山蘭稻與泰國香稻配置雜交而成,非常適合陵水地區(qū)種植。”3月18日,站在陵水安馬洋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看著地里金燦燦的稻穗壓彎了腰,劉華招知道,今年試驗推廣種植畝產量肯定又會增加。
平均畝產達512公斤!電子秤顯示的數字,標志著劉華招采用海南山蘭稻與泰國香稻結緣,選育出的“南香絲禾”南繁成果轉化邁出可喜一步,其發(fā)揮科技手段,做陵水當地高檔定制大米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剛踏上南繁路立志培育適合海南種植的南繁水稻
2015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種基地成立,一直追逐“南繁夢”的劉華招來到陵水,開始他喜愛的南繁水稻育種工作。
“將南繁成果留在海南,打造屬于陵水的特色產品”,這是劉華招踏上南繁路后萌生的第一念頭。海南種植的水稻大多是外地引進的,本地品種很少。于是,劉華招從最“在行”的水稻育種著手,并將目光聚集在海南黎族特有的山地旱稻——山蘭稻上。
劉華招走訪后發(fā)現,海南山蘭稻很受百姓歡迎,但由于產量較小,種植不多。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泰國香米等高端米逐漸走上百姓餐桌。“能不能將海南特色山蘭稻與泰國特色香稻結合,選育出新品種?”劉華招心生此念。
之后,劉華招走村串巷,尋找試驗材料。
根據陵水當地氣候與土壤條件,劉華招開始從大量南繁材料中選擇適合當地應用的優(yōu)質、優(yōu)良材料與“泰香”配組,與海南優(yōu)質山蘭稻優(yōu)質佳品配置雜交組合,著手解決適合當地種植優(yōu)質、高產、抗逆新品種。
隨后,劉華招將從北方帶來的近千種種質資源、只身前往各地收集到的包括海南特色稻山蘭稻和泰國特色品種香稻,以及南方主栽品種如黃華占等近百種種質資源,在陵水南繁試驗田開始他的“南繁夢”。

田間默默耕耘培育出適合陵水種植的“南香絲禾”
田間來回穿梭尋找植株的父本、母本,坐在地上剪穎去雄、握穗套袋隔粉,行走在水田里小心取粉、精心授粉……無論烈日當空抑或刮風下雨,在陵水安馬洋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里,總能看到劉華招忙碌的身影。
“授粉講究的是時機,有時中午才是最佳授粉時間,哪怕太陽非常曬也要站地里工作。”正在給水稻授粉的劉華招說。
除了收割外,南繁育種每一項都得自己來。打地、平地、做苗床,根據不同種類,將種子一粒一粒播到苗床上,并依據種子不同,分別做好數字標記……白天,要在地里觀察葉片長勢,記錄日常數據;晚上,對禾苗長勢數據進行分析。稻花盛開時,要在父本花蕊中取下花粉,為母本精心授粉,并套袋,防止相互串粉。一畝田300多份材料,劉華招都自己動手測量觀察,從不漏過每一個細節(jié)。
每年2月試驗材料收獲時,劉華招又按每份材料單獨收好,裝袋,進行整理編號,分別曬種,細致分析,記錄數據、分別封裝、儲藏。5月中旬,又再次耕地、播種、育苗等一系列工作,重復上一季事情。
就這樣,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用了4年時間,劉華招的“南繁夢”實現了。
2019年,劉華招終于培育成株高適宜,結實率高的好苗,同時具有抗瘟病力強等特點。
歷經7代細細考量,3代鑒定分析,劉華招“南繁夢”第一個孩子“南香絲禾”從上萬份材料的優(yōu)中選優(yōu)脫穎而出。

試驗畝產超500公斤南繁成果轉化邁出可喜一步
3月18日,陵水安馬洋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劉華招今年早造試驗推廣種植的30多畝“南香絲禾”開始收割。經測算,平均畝產512公斤。“這兩三年的試驗推廣種植畝產均達到500公斤以上,說明‘南香絲禾’這一南繁成果轉化已邁出可喜一步。”劉華招說。
“清香可口、黏彈勁道。”這是前不久舉行的陵水種業(yè)發(fā)展座談會上,來自海南、山東、安徽、江蘇等地的南繁育種專家品嘗了“南香絲禾”后共同評價。專家們認為,“南香絲禾”米粒潔白、晶瑩剔透,米質達到一級米品質。
“‘南香絲禾’系列正在申請品種權,得到品種權后將推廣出去,實現南北水稻優(yōu)質栽培高產的水稻夢。”劉華招說。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