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2020年獎項發布會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與全球觀眾見面。IBBY今年揭曉了首屆IBBY-iRead愛閱人物獎。我國教育專家、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與荷蘭的瑪麗特·托恩奎斯特(MaritTornqvist)成為“IBBY-iRead愛閱人物獎”首屆獲獎者。
“IBBY-iRead愛閱人物獎”頒獎詞中這樣評述朱永新對兒童閱讀所做的貢獻:“他致力于從多個方面推動兒童閱讀,從兒童到家長再到教師、從鄉村到城市再到國家政策,每個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一直是本國兒童閱讀的推動者。”在兒童節到來之際,關于“兒童閱讀”,本報記者對朱永新進行了專訪。
兒童閱讀決定民族未來
朱永新是中國兒童閱讀發展的推動者和引領者,近30年來,他的很多閱讀理念已成為學校老師家長們的共識。關于兒童閱讀,他曾說:“早期閱讀對人們的影響無疑是刻骨銘心的,是塑造精神趣味與人格傾向的,自然,也是多少能夠預測未來的。”
朱永新認為,童年的長度決定了國家的高度。同理,兒童閱讀的深度決定了民族精神的高度,在這個意義上說,兒童閱讀決定著民族未來。“所以,我們要用兒童閱讀去塑造兒童美好的人格,更要用兒童閱讀去創造一個民族美麗的未來。”
為把書香傳遞給更多兒童,朱永新發起了民間教育改革行動新教育實驗。多年的實踐終有不俗收獲,截至目前,已有5200多所學校加入,其中大半是鄉村學校。營造書香校園,讓閱讀滋養更多青少年兒童,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已經不僅僅是遙遠而美好的愿景,正一步步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
但在30年前剛開始推廣兒童閱讀時,這項工作遇到不少質疑。“那時很多家長包括學校不以為然,大家認為閱讀對孩子來說是額外的負擔,他們認為,學生只要把教科書學好、把作業做好就是最好的學習,殊不知閱讀本身對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閱讀力是學習能力最核心的表現。同時,閱讀對拓寬學生視野、提升思辨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永新回憶道。
“這么多年來,我們反復倡導,反復呼吁,反復實踐,逐漸地,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兒童、青少年閱讀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看到,最近10年來,中國圖書增長量最快的就是兒童圖書,越來越多的家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談及此,朱永新感到十分欣慰。
經典好書滋養人生
雖然童書市場一片繁榮,但圖書質量參差不齊,青少年兒童如一張白紙,讀什么書將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此,朱永新帶領新教育研究院新閱讀研究所,研制了《中國人基礎閱讀書目》,書目涵蓋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階段,成為不少老師、家長的好幫手。書目也反映出朱永新對兒童閱讀內容的選擇。在他看來,首先是經典。“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它們承載的文化價值總的來說體現了真善美的標準。”
在多年的實踐中,朱永新發現,在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下,雖然近年來中小學生閱讀需求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但中小學生的閱讀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有著明顯的語文學科傾向,大量其它學科閱讀被忽視,“這不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從2016年開始,他主持研究《中國中小學學科閱讀書目》,研制中小學所有學科教師、學生的基礎閱讀書目。
“我們希望,中小學生借助閱讀這一抓手,實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彼此融合、舉一反三。這就需要去接觸精神養分搭配全面的、成體系的閱讀產品,讓閱讀變得更加高效。”朱永新認為,中小學生正值精神成長的關鍵期,大量的時間必須投入到各類學科的學習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應避免過于隨意的低質量的閱讀,而應精選學科相關閱讀,積累學科背景知識,促進學科學習的深入,教師也應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
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略低于2018年的4.67本。面對紙質書閱讀下降,電子媒體閱讀上升比較快的現狀,朱永新表示,閱讀是好事,但對青少年兒童來說,相比較電子媒體閱讀獲取碎片化信息,紙質書閱讀有其獨特的優勢。“對青少年來說,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沉下心來讀書的能力非常重要,而這離不開紙質書閱讀。長期碎片化閱讀,對他們的成長發展是不利的。”
用詩歌和黎明共舞
如何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多年來,朱永新也一直在探索,如今他倡導的是一種“晨誦午讀暮省”的兒童閱讀方式。
朱永新介紹,所謂晨讀即每天為孩子們選一首詩歌,在早晨第一堂課開始之前用20分鐘的時間吟誦這首詩歌,“我們稱之為‘用詩歌和黎明共舞’。”朱永新表示,晨誦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記憶未來可能用到的知識,不是為了進行記憶的強化訓練,而在于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于通過晨誦,既培養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略優美的母語,體驗詩歌所傳達的情懷、美感及音樂感。
到了中午,朱永新倡導全班同學共讀一本書。“共讀是一種新的教育方法,班級共讀與親子共讀一樣,是一種培養共同語言、共同密碼、共同價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他認為,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擁有共同的閱讀對凝聚力的形成、共識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暮省,顧名思義,指的是學生每天在完成學業以后,思考與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且用隨筆和日記等形式記錄下來。朱永新認為,讓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無疑是暮省的重要價值,而把思考記錄下來,這個過程無疑又是從閱讀到寫作的提升。
六一兒童節10本推薦好書
(按照類型和出版時間排序)
一、圖畫書
1,郭振媛文,朱成梁圖:《別讓太陽掉下來》,中國和平出版社,2018年
2,于大武:《一條大河》,中國少兒出版社,2019年
二、童謠童詩
3,金波:《中國傳統童謠書系》,接力出版社,2012年
三、小說
4,曹文軒:《紅瓦黑瓦》,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年
5,童喜喜:《嘭嘭嘭》,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
6,趙麗宏:《童年河》,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
7,黃蓓佳:《童眸》,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
8,湯素蘭:《阿蓮》,湖南少兒出版社2017
9,薛濤:《孤單的少校》,接力出版社,2018年
10,李東華:《焰火》,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
(團結報記者蔣天羚)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