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技術實習生到日本的外國人數量逐年增加,特別是越南人數量迅速增加。截至2018年10月底,利用外國人技術實習制度到日本工作的技術實習生約有308,000名,其中約45%是越南人。
外國技能實習制度成立于1993年,是為了國際貢獻,接受來自發展中地區的外國人(目前最長5年),通過OJT(OntheJobTraining)學習技能和知識,并在回國后用于本國的經濟發展而成立的制度。
大約97%的接收形式是“團體監管型”,其余的是“公司專用型”。團體監管型的情況下,派遣國的“派遣機構”負責當地的人才招聘,選拔和培訓。然后,日本非營利性的“監管機構”接收這些實習生在其名下的公司實習。
福岡越南人多的原因
自古以來福岡在亞洲的交流一直很活躍。福岡縣的經濟組織,福岡縣小企業主協會(中經協)便是促成對外交流的企業是其中之一。該組織于2018年3月成立了全球創新商業合作協會(GlobalCA),并開始接受越南技術實習生。
福岡出身的德丸順一在GlobalCA中扮演核心角色。他曾經在松下工作,2008年開始,在越南河內工作了五年。自成立當地工廠以來,他一直負責人事和會計的工作。他表示:“當時河內,即使在街上也可以看到馬和水牛,有著如田園般悠靜的氣氛。在工廠工作的人們平靜而溫暖,即使是年輕人也像老爺爺老奶奶一樣的親切。即使是現在仍未改變。”
被越南迷住的德丸先生回國后退休,正好一直在尋求與外國合作的中經協找上了他,并成立了GlobalCA。
“優秀的外國人傾向往高薪的關東和關西地區發展。我們接受并培養希望在福岡工作的越南人,并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商業的橋梁。”
目前,日本超越臺灣成為越南勞務人員最多的是地方。
據說越南面向日本的派遣機構超過300家。大多數技術實習生都是來自農村地區的年輕人。每人向派遣機構支付約50萬至200萬日元就可來日本。他們中大多數人即便為此負債累累,也要到日本來。他們都有一個夢想,就是通過在日本學習來提升自己,養活家人。
在GlobalCA成立之際,德丸先生拜訪了30個左右的越南派遣機構和大多數福岡監管組織。“技術實習生制度就是一項人力資源業務。我們想要創建一個透明干凈的機制。所以我們選了三個值得信賴的派遣機構簽約合作,并決定自己組建一個監督機構。“
GlobalCA于2018年10月開始接受實習生,到2019年3月底,17名越南男女實習生開始在福岡縣的五家成員公司工作。工作內容包括建筑,工廠,建筑維護等。想要接受實習生的公司通過GlobalCA向派遣機構發送招聘信息,并在一到兩個月后在當地進行面試。被錄取的人將在派遣機構接受半年的日語和商務培訓。
實習生的困擾
“實習生努力工作的話我介紹的公司也很高興,”德丸說道。“但是他們的日語水平有限。當他們聽不懂時,通常會選擇用微笑來糊弄過去。因為他們在派遣機構就是這么被教的,這是麻煩的根源。現在我們也正在教導他們不懂的時候就要說出來,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公司人員,在他們聽不懂的時候不要急躁,慢慢地說。”
技能實習生也經常被附近的居民當成可疑人物。”
德丸先生表示:能夠通過微笑打招呼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雖然他們來日本之前都受過'日本是一個禮儀之邦。一定要好好打招呼'的培訓,如果他們在工作中打招呼得到很冷淡的反應的話,他們打招呼就會變得敷衍。所以他們打招呼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地回應他們。在工作中不打招呼的話,在社區也沒辦法做到了。”
“現在,越南人是站在選擇的立場。他們有強大的橫向聯系,通過Facebook等社交網絡分享工資和福利信息,越南國內都能看得到。好的壞的全都一清二楚。如果想要招到優秀的人才,重要的是要給與適當的薪水并將他們作為重要的人才來對待。“
GlobalCA也為在語言學校學習同時在會員公司打工的越南人提供援助。一些越南人已成為餐館的打工領導者。“即使日語還不夠熟練,比起一不順心就辭職的日本人,認真工作的她們已經成為打工地方的支柱了。”
我們在接受實習生的社長陪同下參觀了他們的工作現場。宇美町的誠榮技巧是一家建筑公司,主要業務是給大樓和學校等安裝窗扇設施。因為在日本很難招到優秀的人才,佐佐木誠社長在工作現場看到其他公司的外國實習生后,向GlobalCA咨詢并于2018年11月開始接受越南技術實習生。
佐佐木表示他第一次訪問越南時,給他的印象是充滿活力的,且對日本人非常友好。去派遣機構時每個人很有禮貌,并唱了AKB48的歌曲來歡迎他。因此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他回想到:當時面試了9人,并挑選了3名19-23歲的男性。決定錄用時,看到他們率真的反應我感到非常高興。
實習生的夢想
三個人住在佐佐木家旁邊的一所房子里。每天早上,日本同事用車接他們去工地。一起工作的成員和地點會根據工作內容而變化。
“一開始我們的三位工匠也感到困惑。即使他們懂一點日語,但日本工匠大多使用博多方言且語速快,所以交流困難。我告訴他們工地安全第一,雙方一定要好好交流。“佐佐木說道。
雖然有幾次小失誤,接觸多了相互了解之后隔閡也就消失了。現在已經打成一片了。三人的學習意愿很強,經常向工匠們請教新的技術。
他們家鄉有務農的父母和讀書的弟弟。對于工作的內容沒有特別要求,第一考慮因素是為了償還來日本而借的錢,把賺來的錢寄給父母。
他們給我看了一張他手機的照片并告訴我“在元旦那天,15名越南人聚集在這所房子里,一起吃飯很開心。佐佐木人很親切在這里很安心,將來想在日企工作。”
佐佐木表示:”他們20歲左右就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在新的環境中工作。期間學習日語和技術,生活獨立自主。賺錢后寄往家里,也向父母表示感謝。非常的了不起。我想盡可能地回應他們。實習生的工作時間有限,之后就沒人再去了解了。如果他們對這份工作感興趣,我希望在培訓結束后繼續以某種方式繼續合作,希望能成為商業伙伴。“
修訂后的“入管法”頒布,理應擴大外國勞動力就業
旨在擴大吸收外國勞動力的出入境管理法(入管法)也已于4月1日修訂并生效。法務省新設立的出入國管理廳(入境廳),實行新的“特定技能”在留資格制度。對象行業不僅包括護理和餐飲等服務領域,還包括建筑和其他14種領域,計劃在5年內接納超過30萬人。
該制度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而吸收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外國人。在現有的技能培訓體系下,實習生5年后就必須回國,但如果取得“特定技能”的在留資格的話,則可以再留5年,總計10年(學完實習技能3號后轉到特定技能1號)。有3年以上經驗的實習生(成功完成2號技能訓練),可以免考試轉為“特定技能”1號資格。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