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和煦的陽光照耀在涼州區河東鎮樂安村食用菌大棚上,折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岸嗵澚苏畮椭?,既給我們補貼菌棒,又幫我們進行后續銷售,一年下來,我能掙不少錢呢。”提起現在的生活,食用菌種植戶汪光錄笑顏如花,“日子越來越好了,滿意著哩!”
“這座100米的大棚是今年2月4日開始出菇的,賣了七八天就掙了一萬塊錢。趕上好時節,一座棚一茬菌菇就能賣一萬五左右,效益相當不錯?!闭f起菌菇,汪光錄打開了話匣子,三兩句話就把菌菇收益這筆賬算得明明白白。
涼州區河東鎮樂安村近年來存在老舊日光溫室閑置撂荒問題,村中沒有產業,村民大多依靠種地或外出務工為生。為幫農戶們增收致富,河東鎮樂安村村集體委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對樂安村三組21座老舊日光溫室進行改造提升,啟用閑置撂荒日光溫室后吸納樂安村18戶農戶開展食用菌生產,棚均收益達4萬元以上,21座棚總收益達84萬元以上。
時下,正值人參果成熟時節,走進河東鎮下腰墩村集體經濟產業園,郁郁蔥蔥的藤蔓整齊排列,黃澄澄的果實圓潤飽滿、果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工人們穿梭在藤蔓間,采摘、分揀、搬運……一筐筐鮮果,一張張笑臉,果園充滿生機。
“一天比一天收入多,生活也更好了。之前我一直在家里帶孩子,去年6月份我和村里的人一起來這里打工,既能照顧家里也能掙到錢。”涼州區河東鎮下腰墩村村民張云花是產業園的采摘工人,每天100元的務工報酬增加了她家的經濟收入。
在如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方面,河東鎮把眼光落在了如何盤活土地資源、提升土地種植效益上。去年以來,河東鎮探索“產業帶動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模式,建設河東鎮村集體經濟產業園。通過村黨組織與河東鎮日光溫室園區達成共識,由園區聚資源、找項目,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參與共建集體經濟產業園,形成發展產業的合力,整合各類項目扶持資金、社會資本、村集體資金,打破地域界限,集中在產業發展較好的下腰墩村日光溫室產業園建設現代化、規?;?、集約化的集體經濟產業園區。
涼州區河東鎮黨委組織委員石磊告訴記者:“產業園計劃建設日光溫室54座,年產瓜(菜)300余噸,年產值達720萬元。園區建成后,可實現集體經濟有保障,群眾增收有門路,產業發展有方向?!?/p>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