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高一新同學帶著喜悅和憧憬開始了高中生活。但是由于環境的改變、學習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發育,一部分孩子表現出了“不適應”,原本初中成績“拔尖”的同學也顯得有點“平庸”了。那么同學們應該怎樣調整、怎么學,邁好高中第一步呢?16日,記者邀請到鞍山市教師志愿者團隊教師、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第二高級中學老師王昌榮為大家“指點迷津”。
王昌榮老師表示,高中和初中的學習生活方式差異很大。高一階段是由初中到高中的轉型期,高一年級的同學普遍存在以下幾種心理狀態,一是角色轉換帶來的不適應;二是對學習的不適應;三是面對陌生的新型的人際關系出現的暫時不適應;四是生活方面的不適應。面對這么多問題,該怎么辦呢?“我給大家支的第一招就是高一新生需要抓住學習特點,適應學習節奏,把握思維模式重要變化。高中階段,無論是課程設置、學習方法,還是教育管理等方面,均與初中有較大的差別。高一新生應該主動去了解高中學習的新要求,夯實初中基礎,了解高中的學習方法。”
對于學習方法,王昌榮老師表示,學生應該學會去把握高中學習的特點,要適應高中學習的節奏,要把握思維模式重要變化。“高中學習它的知識量會增大,它的學科門類高中與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識量比初中的大。例如初中的物理力學知識點約60個,而高中力學的知識點增加為90個。其次,高中的理論性增強,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做定性研究,而高中則要求深入理解,做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強。再有高中的綜合性增強,學科間知識相互滲透,相互為用,加深了學習的難度。如分析計算物理題,需要具備數學的函數解方程等知識技能,最后高中的能力要求在提高,在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運算能力、實驗能力都需要進一步的進行培養,這是我們高中學習的特點。”
王昌榮老師表示,同學來到高中之后,不適應高中的學習節奏。比如說,有些孩子上課不喜歡記筆記,上自習課無所事事,學習沒有方向和計劃性,難以適應高中新的學習環境,這是高一新生進入高中后普遍存在的問題。“高中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進入重點高中的同學,不要驕傲自滿,要告訴自己忘記昨天的榮譽,沒有進入理想學校的同學也不要氣餒。很多普通高中的同學在高中階段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逆襲,進入理想的大學。所以,面對高中的學習,高一新生要善于自我反省,理性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還是學習方法不合適,還是不能適應高中老師的授課方式。同時高一新生要積極主動的和周邊的人交流,尋求幫助,切不可因為一時遇到挫折就自我否定,自暴自棄。事實上任何人進入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后,都會有一段適應的過程,高中生也不例外。”
“高中生要把握思維模式上的重要變化”。王昌榮老師表示,升入高中,不少家長發現原本在初中成績拔尖的孩子到高中了,卻明顯感覺學習比較吃力。孩子進入高中后需要適應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同學們相互之間競爭更加激烈,原來成績優秀的孩子不再拔尖,也是常理之中的變化,家長需要學會理解,適應孩子的這一變化,并在心理輔導方面提供一些幫助。同時,高中階段要求學生有更高水平的思維方式。高中以前學校更多的是灌輸式的教學,以純粹記憶為主,而進入高中,需要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做到舉一反三的思考問題,對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明顯提高,需要學生加強學習的自主性。
高一新生學習過程中應注意溫習和預習。高中的課堂學習更要求學生主動式的聽課,根據老師的講課,分清知識點的主次,同時要求做好筆記。老師在上課時反復強調的內容,肯定是需要牢記的重點知識,而課堂上不能立馬掌握的內容,則需要同學們做好筆記,以便課后請教或自我突破。每天的晚自習應做到溫習當天的學習內容以及預習明天將要學的內容,經過這個步驟之后,學習起來就會變得輕松很多。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