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田新華老師出游賞秋,意義非同一般。
他是岳池縣一中的體育老師,我同學呂芳的愛人,剛五十出頭,胰腺癌晚期,頑強地堅持了近五個月。十日,他從華西醫院上錦分院回家休養,狀態穩定,精神尚佳。
十一月十一日,我與劉清華、呂芳陪他到郫都望叢祠游玩。
天氣晴好,像在成全我們的心愿,想留住一抹秋色,與田老師一起度過寒冬。
從左至右:田新華、呂芳、劉清華
我們在幸福耍街集中;田老師住在附近,他常和愛人來這里散步。
廣場上人氣極旺,小攤點眾多,特色小吃,火鍋中餐燒烤,應有盡有。他說,有幾支老年廣場舞隊,每天晚上準時開跳,熱鬧得很。
一個人間煙火味很濃的地方,七仙女過路都會眷戀,我想;幸福耍街,自然有田老師的美好時光和幸福記憶。
廣場邊上的天河路口,說不上繁華,一定是成都最有特色的十字路口,沒有之一,如果我會拍現實生活的紀錄片,這里是首選場景。
幸福耍街
空中是長長的動車天橋,像城市的脊梁,把建筑物分開在兩邊。
對角線上是一個特殊的地鐵口子,從犀浦過來的地鐵走的是地面,到那里才入地,反方向過來的地鐵,從那里呼嘯著鉆出來,揚長而去。我穿過兩條斑馬線,爬上路邊的大石頭,才拍到地鐵進出的全過程。
有軌電車是一景,曾經在電影中看到過,每當特有的警鈴響起,就知道電車已到路口。
小汽車,公交車,電瓶車,自行車,過馬路的行人
井然有序,有時擁擠略顯雜亂,城市沸騰的生活場面,每天早上,在這里交織達到高潮。
有軌電車站臺
我們坐有軌電車去,比開車要慢得多,但可以把路程拉長,這種感覺,不是所有人一上車就能悟到的。
人生不論長短,都是在人世間的一段旅程,沿途都是風景。我有時自嘲“在路上”是一種苦役,布滿荊棘,困難重重此時突然覺得,這樣的時光,過得越漫長越好。
我們都戴著口罩,田老師頭上多一頂棒球帽,像要去給學生上課,只是那一件藍色羽絨服,有點不合時宜,呂芳擔心他著涼,仿佛要阻止他的冬天提前到來。他不停地給我們介紹沿線的街景,大家都很輕松,很愉快的樣子,這正是我們想要的。讓我再一次想起,風景在路上。
望叢祠
望叢祠門口在修地鐵,僅留著一條進去的通道。
我第一次到成都郫縣游望叢祠,是2018年5月22日,幾個同學陪同劉江岳老師和他的愛人陳麗君。不一樣的是心情,與那時相比,復雜得太多太多了。
劉老師帶高三畢業班,今天下午有課,也專程趕到望叢祠,陪我們吃完午飯,留下陳麗君陪同,就匆匆離開了。
田老師吃得清淡,味口好,但飯量小。與昨天晚上一樣,時不時地提醒我:把酒兒喝起。
田老師生活習慣很好,不抽煙不飲酒,愛運動,心情也開朗,家庭,婚姻和事業都順風順水。怎么患上這種病,竟沒人能夠解釋得清楚。
知天命的年齡,本未強求什么,也沒躲過不測風云,讓人揪心。更揪心的是,醫療和科技的無能為力!大家祈禱奇跡發生的同時,對科技進步和提高的強烈期盼,比任何時候都急切。
聽鵑樓
望叢祠一行,我也盼望會帶來好運。
望帝叢帝紀念館正在維修,我們只有順左側行進。
進子規園,過聽鵑樓,不見杜鵑,反倒想起杜鵑聲聲,在山谷里回響,在田野飄蕩的情形,哪里是催人種地,分明是一種悲壯在撞擊心坎。
左邊一個寫有“蜀魂”的石碑,暗色墨跡,不留意很容易讓人忽略。
轉角來到叢帝陵前,叢帝先入為主,讓人先睹為快,也是最好的安排。
叢帝陵
望帝杜宇建蜀國于此,名為杜鵑城,授民農耕,積二千七百多年的文化底蘊。叢帝鱉靈大興水利,劈玉壘山,鑿寶瓶口,疏岷江水,奠定了都江堰工程的基礎,才有后來李冰治水的傳說。叢帝鱉靈繼望帝位,繼續化洪災為水利,川西平原成為后來的糧倉,叢帝鱉靈貢獻了大智慧。
據介紹,望帝祠原在都江堰的二王廟,南北朝時期建望叢祠,把望帝陵遷至郫縣叢帝祠,二陵一處,合稱望叢祠。
才想起“蜀魂”二字,原來是歷史的濃縮和昭示。所謂根,總是被深埋的,所謂魂,也總是高不可攀的,值得四川人瞻仰敬拜。
東歌臺
不說東歌臺的過去;也曾和劉江岳老師、汪良軍、郭林、羅小蘭、周華、劉清華等同學在這里一起喝茶
賣茶的門鎖著,正在傷感它現在的冷落,忽然來了十幾位廣場舞大媽。當歡快的新疆維吾爾族音樂響起,整個園子頓時有了生氣。
田老師坐在遠遠的房檐下,好似在打盹。
想起前幾天,他專程回岳池過生日,精神十足。席間不停地說話,勸大家吃好喝好,興奮而熱情。隨后的生日舞會,是我迄今為止最為感動的。地上擺滿氣球,用紅燭拼出生日快樂字樣,二十幾個人陪著他吃蛋糕,照相,唱歌
每一個人都在為他鼓掌,陪他歡笑
我也曾久久站立,雙手合一,為他祈禱,眼中含著淚水
望帝陵
趁她們陪著田老師休息的間隙,我獨自去了郫都博物館。
望帝陵,楊雄塑像,隋唐井,都逐一拍照并拜過,我相信它們都是有靈的,千年的廝守,換來今生的緣分,我們都沒有辜負彼此。
當然,他們應當知道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將來,田新華老師的將來。
博物館里的楊雄塑像
望叢祠的最后一個景點,荷塘秋色正濃。卻不敢與田老師分享,怕他眼中看出衰敗來。
雖說古柏忠誠,在望帝墓前,一站就是幾百年。
白鷺成群,用歌聲陪伴,靈性閃光。夏天來時,高大的古柏樹上,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游人無不抬頭觀望;只是現在,越冬去了。
默默無語,不離不棄的,還有這一池秋水。夏季裝滿荷葉,風姿綽約,滿塘碧波隨風起舞。秋風過后,一起走向成熟,那么純粹,毅然決然,有人說是一塘筋骨,即使下雪,都蓋不住,我說是一塘精神,不屈不撓,直到戰勝冬的嚴寒。
它恍惚在告訴人們,秋天只意味著成熟,不用說再見。
銀杏表示贊同,片片紅葉,愉快地松手……
感動的還有柳樹,在池邊虔誠靜立,不再擔心寒冬到來,只等那一縷春風,帶來希望。
望叢祠的荷塘
我想給田新華老師一點鼓勵,于是托呂芳轉達以下幾句話:
望帝墓前香燭亮,叢帝靈后清風揚。
千古祠福佑新華,來年草綠上新香。
2020年11月
校對:風鈴走過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