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年味正濃,20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走進白銀市博物館。
講解員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黃河之濱鄉土歲月——白銀民俗展》。重點參觀了展廳第三部分《福樂未央》白銀非遺。白銀非遺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其中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銀曲子戲、會寧剪紙,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戰鼓、景泰打鐵花、會寧皮影戲等,展現出白銀悠久的歷史文化,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研學活動現場,講解員老師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白銀曲子戲,學習了解戲曲知識,白銀曲子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祥于白銀區水川鎮大川渡,由善于詞曲創作的舉人張海潤以《西廂記》內容為參考,古為今用、大膽創新、編輯成八出歌舞小曲,冠名《西廂調》,在黃河兩岸地區廣為傳唱。內容傳遞著勞動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人們喜愛。聽完歌曲《說唱臉譜》,老師提問與戲曲相關的小知識,同學們紛紛舉手搶答,回答正確的小朋友獲得了精美的小獎品。
手工制作環節,同學們使用發箍和毛根制作屬于自己的戲曲道具發冠,在家長和志愿者們的幫助下,用彩色的毛根扭扭繞繞,組成裝飾精美的發冠。
小朋友們戴上手工制作的發冠合影留念,活動在歡聲笑語中完滿結束。小朋友們在此次活動當中收獲到了滿滿的戲曲知識,并且動手制作出了精美的戲曲發冠。家長朋友也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在博物館過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