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
一生清福,只在茗碗爐煙
我輩寂處窗下,視一切人世,
俱若蠛[mièměng]蠓嬰丑,
不堪寓目。
而有一奇文怪說,
目數行下,便狂呼叫絕,
令人喜,令人怒,更令人悲。
低徊數過,
床頭短劍亦嗚嗚作龍虎吟,
便覺人世一切不平,俱付煙水。
我輩寂處窗下,視一切人世,
俱若蠛[mièměng]蠓嬰丑,
不堪寓目。
而有一奇文怪說,
目數行下,便狂呼叫絕,
令人喜,令人怒,更令人悲。
低徊數過,
床頭短劍亦嗚嗚作龍虎吟,
便覺人世一切不平,俱付煙水。
呂圣公(功)之不問朝士名,
張師亮之不發竊器奴,
韓稚圭之不易持燭兵,
不獨雅量過人,正是用世高手。
呂蒙正不問那個
譏笑自己的朝士姓名,
張齊賢不揭露
偷竊銀器的奴仆,
韓琦不更換舉
蠟燭誤燃其胡須的士兵。
他們不僅雅量過人,
而且恰恰是用世的高手。
佞佛若可懺罪,則刑官無權;
尋仙可以延年,
則上帝無主。
達士盡其在我,至誠貴于自然。
沉迷于佛教如果能懺悔罪過,
那么執掌刑罰的官員
就無權可言;
尋求成仙如果能長生不老,
那么上帝就不成其為主宰。
通達之士一切言行
都出于自己內心的真誠,
而至誠之心則貴在順從自然。
讀諸葛武侯《出師表》
而不墮淚者,
其人必不忠;
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
而不墮淚者,
其人必不友。
讀諸葛亮的《出師表》
而不落淚的,
那么這個人必然不會盡忠報國;
讀韓愈的《祭十二郎文》
而不落淚的,
那么這個人一定沒有朋友。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
世法不必盡嘗;
千江月,總是一輪月光,
心珠宜當獨朗。
一勺之水,就包含了五湖四海
所有水的味道,
所以說世間
一切生滅無常的事物
不一定都要一一體驗;
千江之月,
也只是一個月亮發出的光芒,
所以人的心地應該純潔如珠,
光明朗照。
于琴得道機,于棋得兵機,
于卦得神機,于藥得仙機。
從彈琴中
可以悟得自然的玄機,
從弈棋中
可以悟得兵法戰略,
從算卦中
可以悟得莫測的神機,
從丹藥中
可以悟得神仙機緣。
“憐”之一字,吾不樂受,
蓋有才而徒受人憐,
無用可知;
“傲”之一字,吾不敢矜,
蓋有才而徒以資傲,
無用可知。
“憐”這一個字,
我不樂于接受,
因為有才能而徒然受人可憐,
那么此人無用,可想而知;“
傲”這一個字,
我不敢驕矜自賞,
因為有才能
而徒然作為驕傲的資本,
那么此人無用,也可想而知。
古之釣也,以圣賢為竿,
道德為綸,仁義為鉤,
利祿為餌,
四海為池,萬民為魚。
釣道微矣,非圣人其孰能之?
古代的所謂釣道,
以圣人賢才作為魚竿,
以倫理道德作為魚線,
以仁愛禮義作為魚鉤,
以功名利祿作為魚餌,
以五湖四海作為魚池,
以平民百姓黎民作為魚。
后來這一釣道逐漸衰微了,
如果不是圣人
誰能掌握并運用它呢?
榮寵傍邊辱等待,
不必揚揚;
困窮背后福跟隨,何須戚戚?
看破有盡身軀,
萬境之塵緣自息;
悟入無懷境界,一輪心月獨明。
榮華與寵貴的旁邊
就有恥辱在等待著,
沒有必要洋洋得意;
困頓與貧窮后面會有幸福相隨,
又何必憂愁悲戚呢?
看破了短暫人生的真諦,
那么各種各樣的
塵俗雜念自然消除;
覺悟達到了心無牽掛的超然境界,
那么心間就好像
一輪明月高照一般澄明。
秋風閉戶,夜雨挑燈,
臥讀《離騷》淚下;
霽日尋芳,春宵載酒,
閑歌樂府神怡。
秋風閉戶,夜雨挑燈,
臥讀《離騷》淚下;
霽日尋芳,春宵載酒,
閑歌樂府神怡。
今古文章,
只在蘇東坡鼻端定優劣;
一時人品,
卻從阮嗣宗眼內別雌黃。
古今的文章,
只在蘇東坡的鼻端品味高下、
衡定優劣;
一時的人品,
卻要從阮籍的眼中分出好壞、
區別等次。
人生不好古,
象鼎犧尊變為瓦缶;
世道不憐才,
鳳毛麟角化作灰塵。
人生在世對古玩沒有愛好,
那么象鼎、犧尊
這樣珍貴的文物
就會被視為普通的瓦器一樣丟棄;
社會風氣如果對人才不珍惜,
那么如風毛麟角般寶貴、
稀少的人才
就會被視為灰塵一樣埋沒。
免責聲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